来源:环球时报
新加坡《海峡时报》10月25日文章,原题:中国的银行纷纷加入人工智能浪潮以削减成本业内专家表示,中国的许多银行正在转向使用人工智能(AI)以节省劳动力成本并提高效率,但这种转型也面临有关技术和监管障碍。
在全球AI热潮引领下,各行各业都开始将这些智能助手融入其日常运营中,银行业亦不例外。潜在回报不言自明。咨询公司麦肯锡6月发布的报告预测称,生成式AI每年可为银行业创造2000亿至3400亿美元的价值。波士顿咨询集团8月发布的报告显示,除根据银行数据创建内容、回答客户问题和协助员工开展研究外,生成式AI还可用于营销、产品开发、获取客户、投资咨询和开展合规活动——几乎涵盖银行业的方方面面。
美国摩根士丹利是先行者之一,这家全球投资银行3月宣布,该公司正在用自身的财富管理知识培训OpenAI公司的GPT-4系统,并将该聊天机器人变成供其财务顾问使用的百科全书。
今年,中国的多家银行也一直在探索使用AI工具为其客户提供服务的可能性。中国国有银行交通银行发布2023年半年度经营业绩报告称,该行组建一支研究团队以研究生成式AI的使用。交通银行试点上线反洗钱可疑事件排序场景和零售客户兴趣偏好场景。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等其他银行正在使用AI赋能的虚拟员工为客户提供服务。
在上月于上海举行的一次财富管理行业论坛上,中国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吕仲涛表示,这家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正在积极探索AI大模型在财富管理领域的应用实践,包括提供更加精准的投资顾问服务和自动生成产品营销文案等。
许多中资银行正与本土企业开发的AI大模型开展合作。中信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经与百度公司开发的“文心一言”大语言模型进行合作。华为公司3月宣布,中国工商银行与清华大学、华为、鹏城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等联合开发为金融业量身打造的AI模型。这种基于华为昇腾AI的金融行业通用模型正被广泛应用于客服、风控和运营管理等业务领域。
金融科技巨头蚂蚁集团为其财富管理和保险服务创建AI语言模型。该模型于9月推出,可用于回答客户咨询并协助金融专业人士开展工作。尽管AI语言模型在银行业的使用才刚刚开始,但分析师对此类模型成为该行业游戏规则改变者的潜力持乐观态度。(作者Liu Ran等,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