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国志》中的真实武功高手,不受《三国演义》影响

发表时间: 2024-12-02 18:23


前言:民间流传“三国”九大武功高手: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许九姜维。那不是真实的三国武功高手排名,那是评书艺人为了合辙押韵而编造出来的,不是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历史故事中三国九大武功高手是文章中的这九位,请看正文:


正文: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闪耀着无数英雄豪杰的光辉。当我们拨开《三国演义》的文学渲染迷雾,深入《三国志》等正史典籍,便能探寻到九大武功高手的真实身影,他们以非凡的武艺与独特的魅力,在那个乱世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第九位:太史慈——东吴的信义虎臣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他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勇力与侠义之心。年少时,为报母恩,单枪匹马闯入贼窝,成功说服贼人归还州府的奏章,其胆色与智谋初露端倪。

太史慈与孙策的那场酣战,堪称经典。神亭岭上,二人纵马驰骋,枪来戟往,一时间难解难分。太史慈毫不畏惧孙策的威名,抖擞精神,与之全力相搏。“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于是解散。”这场遭遇战,虽未分出胜负,却足以彰显太史慈的勇猛。他在东吴阵营中,以信义笃烈著称,为孙策平定江东立下赫赫战功。无论是攻城略地,还是冲锋陷阵,太史慈皆身先士卒,其武艺高强,善使长枪与手戟,且箭术精湛,能百步穿杨。在东吴的诸多战役中,他的身影成为敌人心中的忌惮,为东吴的稳定与扩张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第八位:黄忠——老当益壮的蜀汉名将


黄忠,字汉升,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黄忠一生最为辉煌的战绩,莫过于定军山一役。

时年已老迈的黄忠,却丝毫未见衰颓之气,反而如苍松翠柏,愈经风霜愈显坚韧。面对曹操麾下名将夏侯渊,黄忠毫不示弱。他审时度势,寻得敌军破绽,“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这一战,黄忠以其卓越的武艺与果敢的决断,威震四方。他的刀法娴熟,力量惊人,虽白发苍苍,却能在战场上力挽狂澜。在蜀汉的北伐征程中,黄忠亦随军出征,屡立战功。他与关羽、张飞、赵云等名将并肩作战,丝毫不落下风。其老当益壮的精神,成为蜀汉军队的一面旗帜,激励着无数将士奋勇向前。黄忠的存在,不仅证明了年龄并非衡量武艺的唯一标准,更展现了蜀汉将领的英勇与坚韧。

第七位:许褚——曹操的虎卫雄杰


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许褚生得容貌雄毅,勇力绝人。早年在家乡,他曾以一己之力抵御贼寇,“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时汝南葛陂贼万余人攻褚壁,褚众少不敌,力战疲极。兵矢尽,乃令壁中男女,聚治石如杅斗者置四隅。褚飞石掷之,所值皆摧碎。贼不敢进。”

归附曹操后,许褚成为其贴身护卫,忠心耿耿。在潼关之战中,曹操与马超会面,马超欲趁机突袭曹操,幸得许褚在侧,怒目而视,马超畏惧其威名,不敢妄动。许褚与典韦并称为“虎贲双雄”,他擅长使长刀,武艺精湛,力大无穷。在战场上,他总是冲在最前方,为曹操杀出一条血路,或在曹操遇危时,以自己的身躯为其抵挡刀枪箭矢。无数次的征战,许褚用自己的勇猛与忠诚,守护着曹操的安全,成为曹操麾下不可或缺的一员猛将。

第六位:典韦——忠勇无双的古之恶来


典韦,陈留己吾人。他形貌魁梧,膂力过人,有志节任侠。典韦早年曾为张邈部下,后转投曹操。

在曹操征讨吕布的战役中,典韦表现英勇。“太祖讨吕布于濮阳。布有别屯在濮阳西四五十里,太祖夜袭,比明破之。未及还,会布救兵至,三面掉战。时布身自搏战,自旦至日昳数十合,相持急。太祖募陷陈,典韦先占,将应募者数十人,皆重衣两铠,弃楯,但持长矛撩戟。时西面又急,典韦进当之,贼弓弩乱发,矢至如雨,典韦不视,谓等人曰:‘虏来十步,乃白之。’等人曰:‘十步矣。’又曰:‘五步乃白。’等人惧,疾言:‘虏至矣!’典韦手持十余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布众退。”典韦手持双戟,舞动如风,在敌军的箭雨与刀枪中纵横驰骋,其勇猛无畏令人惊叹。

然而,张绣叛乱之时,典韦为保护曹操,率数十人守营门,与张绣军殊死搏斗。“绣反,袭太祖营,太祖出战不利,轻骑引去。韦战于门中,贼不得入。兵遂散从他门并入。时韦校尚有十余人,皆殊死战,无不一当十。贼前后至稍多,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余矛摧。左右死伤者略尽。韦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韦双挟两贼击杀之,余贼不敢前。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典韦最终战死,但他的忠勇之名,却永远铭刻在三国的历史长河中。他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不倒,成为曹操军乃至整个三国时期忠勇的象征。

第五位:马超——西凉锦马超的剽悍武风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人,出身于西凉世家。他生得面如冠玉,眼若流星,却不失西凉男儿的剽悍勇猛。

马超在潼关之战中,让曹操吃尽了苦头。他率领西凉铁骑,如潮水般冲向曹军。“曹公与遂、超单马会语,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将许褚瞋目盼之,超乃不敢动。曹公用贾诩谋,离间超、遂,更相猜疑,军以大败。超走保诸戎,曹公追至安定,会北方有事,引军东还。”马超的武艺高强,枪法出神入化,其坐骑西凉宝马更是风驰电掣。他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威名远扬。

归附刘备后,马超又在蜀汉的北伐等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他的存在,对蜀汉政权的稳固与拓展有着重要意义。其西凉军的独特战术与马超的个人武勇相结合,使他成为三国战场上令人胆寒的将领。无论是面对曹操的大军,还是其他敌军,马超皆能以其勇猛无畏的战斗风格,冲锋陷阵,为胜利而拼搏。

第四位:赵云——蜀汉的常胜将军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赵云初从公孙瓒,后追随刘备,一生南征北战,历经无数战役。

长坂坡之战,赵云单枪匹马冲入曹军重围,如入无人之境。他怀抱幼主刘禅,在敌军的重重围困下左冲右突。“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赵云的枪法灵动飘逸,攻守兼备。他在战场上不仅能以一敌众,还能审时度势,巧妙应对各种危机。

在蜀汉的诸多战役中,赵云亦多有建树。他参与了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等重要战役。汉水之战中,赵云以寡敌众,巧设空城计,吓退曹军。“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阵,且斗且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云曰:‘毋得闭门,所集义兵,以公之威也,为守死,不为贼生。’乃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赵云以其智勇双全,成为蜀汉的中流砥柱,其常胜将军的名号,更是威震四方。

第三位:关羽——威震华夏的武圣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关羽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情同手足,从此踏上了征战之路。

白马坡之战,关羽单枪匹马冲入敌阵,直取颜良首级。“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之围。”其勇猛与果敢令人震撼。关羽的武艺高强,刀法凌厉,且精通兵略。他镇守荆州多年,使荆州固若金汤。

在襄樊之战中,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关羽以其忠义与武勇,成为三国时期的传奇人物。他被尊为“武圣”,其形象不仅在当时深入人心,更在后世被不断传颂与敬仰。

第二位:张飞——当阳桥头的怒吼猛士


张飞,字翼德,涿郡人。张飞性如烈火,勇猛无比。长坂坡之战,张飞率二十余骑据守当阳桥头。“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他以一人之力,吓退曹操大军,其勇猛与气势可见一斑。

张飞的武艺高强,善使丈八蛇矛。他在蜀汉的诸多战役中,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无论是与吕布的交锋,还是在入川之战、巴西之战等战役中的表现,张飞皆展现出非凡的战斗力。巴西之战中,张飞大破张郃,“飞率精卒万余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余人从间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张飞以其勇猛与直率的性格,成为三国战场上的一道独特风景,令敌人闻风丧胆。

第一位:吕布——三国无双的飞将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吕布以骁武闻名于世,号称“飞将”。他的武艺堪称三国时期的巅峰。

在虎牢关之战中,吕布独战诸侯联军,威风凛凛。“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稍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卓自以遇人无礼,恐人谋己,行止常以布自卫。然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为卓顾谢,卓意亦解。由是阴怨卓。卓常使布守中阁,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吕布的骑射技艺精湛,方天画戟在他手中犹如蛟龙出海。他曾在辕门射戟,化解了一场战争危机。“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发中者诸君当解去,不中可留决斗。’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吕布的武勇,无论是在正史还是在民间传说中,都被广泛传颂。尽管他在品德与为人方面存在诸多争议,但单就武艺而言,他无疑是三国时期最为顶尖的武将,其勇猛与战斗力,在那个乱世中独树一帜,成为后人谈论三国武功高手时无法绕过的传奇人物。

这九大武功高手,在《三国志》的记载中各展其能,他们的故事与传说,构成了三国历史丰富而精彩的武勇篇章。他们凭借着手中的兵器与无畏的勇气,在乱世中纵横捎阖,或为忠义而战,或为理想而拼搏,其身影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供后人缅怀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