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观察:今天你“碰”了什么新应用场景?

发表时间: 2024-12-03 16:57

今天你“碰”了没?

刚刚过去的周末两天,支付宝派发的“重庆市消费券”让“碰一下”支付火热起来。最高面额十元的消费券,让市民在身边的连锁超市、便利店、餐馆、水果店、奶茶店等等,拿出手机“碰一下”一秒就完成支付新体验。

上周六上午十点,重庆两江新区的王小姐和很多市民一样,提前两分钟打开支付宝进入“重庆市消费券”的活动页面。十点整!二元、四元、六元、十元,四张不同面值的消费券轻松收入囊中。“今年暑假的时候,看到解放碑步行街有商家推出‘碰一下’收款,当时觉得很新奇。现在,小区附近很多店面都支持‘碰一下’收款,而且还有消费券,必须要去搞下一消费了。”

其实不仅是“碰一下”支付。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重庆主城区很多餐馆的餐桌上,“碰一下”点餐也已经悄然上线。和大家熟知的扫码点餐不同,支付宝“碰一下”点餐无需扫码过程,只要将手机伸过去靠近餐桌上的“碰一下”小蓝环区域,就会启动点餐小程序,点餐页面随即弹出在手机屏幕上。

不仅是支付,“碰一下”还有很多新场景

操作简单、方便省时,是很多用户在体验“碰一下”的最大感受。

那么,“碰一下”背后是什么样的技术原理?简单来说,市民的手机只要支持NFC(近场通信)功能,在手机解锁状态下靠近商家的感应设备,读取信息后经手机主人确认即可进行付款、点餐等操作流程。

在两江新区奥林匹克花园附近的一家牛肉粉店,店主吴先生告诉记者,从上周末开始,主动提出“碰一下”完成支付的消费者比例明显提升。“很多年轻人都想尝试一下,而且我们也注意到支付宝连续两个周末派发了消费券,很多人参与抢券,对‘碰一下’有了切身体验。不仅是支付,最近几天通过‘碰一下’点餐的人也明显增多。”

除了支付、点餐,更多应用新场景正在被轻轻“碰”出来。

比如上个月在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每个展台都设置了一个“碰一下”感应区,手机“碰一下”就可获取展出内容的所有资料;在乌镇景区内,“碰一下”就能召唤出“桐小乌”智能体,问景点问路问厕所样样行;还有越来越多的智能货柜,“碰一下”即可开柜购物;最近,蚂蚁集团联合绿城服务推出了“碰一下开门”解决方案,不论业主、访客,手机“碰一下”最快三秒可以完成登记、开门进入园区等等。

“碰一下”生态持续完善,推动应用创新

在这些丰富的应用场景背后,NFC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生态的完善以及用户体验的提升,为“碰一下”应用创新带来更多可能。

首先,近场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为“碰一下”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比如在支付的安全性方面,“碰一下”支付采用多重加密技术和认证机制,通过云端验证,保证了交易的安全性。如果说设备不慎丢失,他人也难以直接通过“碰一下”盗刷,而且在一定的支付范围限制下,进一步增强了支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另外,“碰一下”应用以近距离通信技术为主导,除了支付场景以外,在大数据、云计算等能力加持下,可以和更丰富的应用相结合。比如商户会员注册、积分累积等,为商户和用户提供更多便利和价值。

对于用户来说,操作便捷的高效率体验,是“碰一下”应用能迅速铺开场景的主要因素。只需要解锁手机,无需打开付款码、无需切换页面,最快一步可以直接完成操作。即便消费者是在通话、刷剧、打游戏的同时,也能轻松完成相关应用,不论对用户还是对商家来说,都极大程度简化了流程,提高了效率。

当然,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应用习惯和个人喜好各不相同。我们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用户体验和市场突破,各类“碰一下”新场景将持续涌现,“碰一下”应用创新对于打通行业资源、提升用户体验等方面都将起到加速推动作用。

上游新闻记者 杨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