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智库揭秘:如何构建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

发表时间: 2022-10-31 18:44

2022年7月22日,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在福州市正式开幕,展期共5天,设置数字中国建设成就巡礼、数字化发展治理、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文化等十二大板块,立体化展现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图为自动化码头装卸系统演示模型吸引市民参观。图/IC photo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印发的通知》提出,2023年底前,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初步形成,基本具备数据目录管理、数据归集、数据治理、大数据分析、安全防护等能力,数据共享和开放能力显著增强,政务数据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同时还提出了2025年的建设目标。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志广接受新京报新京智库采访时表示,《指南》是面向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的一个既有很强系统性又有很强操作性的实施方案,也与此前发布的数字政府建设相关文件精神“一脉相承”。

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提出了诸如“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促进社会事业数据融合和资源整合”等政务大数据建设要求。

当前,我国政务网络已经基本建设完成。《指南》的数据显示,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基础能力不断提升,已实现县级以上行政区域100%覆盖,乡镇覆盖率达到96.1%。在这个基础之上,单志广表示,国办此时发布《指南》实际上就是要在政务网络覆盖和承载能力全面提升之后,把政务数据建设成一种更强有力的资源体系。

围绕八个“一体化”做好数据统筹

《指南》提出了“统筹管理一体化”“ 数据目录一体化”“数据资源一体化”等八个“一体化”主要任务。其中,“统筹管理一体化”是指要“完善政务大数据管理体系”,从而“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形成各地区各部门职责清晰、分工有序、协调有力的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管理新格局”。

单志广表示,从整个数字化的深化发展来看,数字政府建设必然要以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所以建设一体化的政务大数据体系,就是一个自上向下,从国家到各部委、各省市、地方形成一个一体化的政务数据资源体系,从而形成更加有统筹协调力度的格局。

“过去有网络统筹、云资源统筹等,现在要在数据层面做好统筹。这就是《指南》发布的意义所在。”单志广说。将来是要让数据资源能够真正在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关键要素作用,然后通过数据融合、数据共享、数据开放来打通部门边界,倒逼政府职能转变,从而增强政府治理能力、服务效能。

因而,《指南》是通过八个“一体化”引领,非常明确地把“一体化大数据体系”总体架构这个国家平台与国务院下辖各委办局平台,32个省级平台,以及市、县和行业的数据做好对接。“可以说,《指南》是一个可操作性比较强,整体推进思路非常清晰的实施方案。”

围绕八个“一体化”主要任务,《指南》是在原来电子政务体系建设基础上的一个迭代演进。因为现在整个技术体系在变,业务需求也在变,以及国际、国内形势也在变,所以,《指南》立足于数字政府,明确要把最核心的政务数据建设工作落细落实。“这也是对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网络强国、数字强国精神的执行,因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最后还要靠政府发挥‘牵引作用’。”单志广说。

政务数据体系建设也有了更加明确的分工。《指南》提出,“国务院办公厅统筹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的建设和管理,整合形成国家政务大数据平台。”

单志广介绍,这就意味着分工非常明确,过去可能有各个部门的协作分工,这次则由国务院办公厅负责统筹、指导、协调、监督,各地区、各部门的政务数据归集、加工、共享、开放、应用、安全、存储和归档等工作。

数据共享也需互利共赢

《指南》提出了2023年和2025年两个建设目标。“到2025年,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更加完备,政务数据管理更加高效,政务数据资源全部纳入目录管理。政务数据质量显著提升,‘一数一源、多源校核’等数据治理机制基本形成,政务数据标准规范、安全保障制度更加健全。”这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

单志广认为,这些都是定性的要求,定量的要求还是要看具体的场景应用。比如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通过这些具体的政府管理和服务应用场景,才能看到这个体系到底会在效益和效果上带来哪些具体的赋能和提升。”

而要建成这样一个类似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敏捷发达的政务数据体系,单志广认为,未来的重点工作还是需要循序渐进,即从数据整合、安全保护、流通使用、释放价值,到推动政府的流程再造、模式优化。

“有些问题其实也是老问题,为什么到现在还要提?”单志广表示,这不是简单的权责问题,或者部门利益问题,而是要实现让数据共享、开放、融合变成一个各个部门互利共赢的事。只有这样才能让各个政府部门愿意把数据共享、开放、融合,这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政务数据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技术路线设计。

“这涉及一系列体制机制优化和完善的问题”,单志广说。目前的政务数据体系还存在数据开放条件不充分,有些政府部门数据质量不高,开放共享的分级分类标准不清、权责不明等问题。但是,中国的政务数据开放不能照搬照抄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哪些数据能够开放?开放到什么程度?还是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稳妥有序推进,不能为了开放而开放。

而且,政务数据共享一定是要有真实应用场景的“牵引”,共享要面向真问题、真需求、真痛点,不可能在没有真实需求的部门之间实现“共享”——这样的“共享”没有实际意义。比如,公安、城管、交通和民政等部门为了让社会更安全,可以按照某一应用场景的需求,实现相关数据的共享。再如,在支撑国家宏观调控决策方面,国家发改委与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交换数据,才能做出更科学的宏观决策建议,这样的数据共享才有现实意义。

文|新京报记者 肖隆平 实习生 付佳

编辑|柯锐

校对|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