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省级政务数据“一云一网一平台”,我国中西部第一个根服务器镜像节点,产业“上云”,“云上”生活……有了大数据这个高速马达,新时代的贵州在“云上”飞驰。
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阳市考察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贵州省以发展大数据作为突破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给总书记留下了深刻印象,总书记说:“我听懂了,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
过去,说起贵州,有个顺口溜叫“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如今,冬暖夏凉的气候、清洁的空气、稳定的地质结构、水火互济的电力结构和低廉的电价,以及“老三线”建设积累的产业和人才基础,成为贵州发展大数据中心的独特禀赋。贵州人,志要扯掉“贫穷”“落后”的标签,发挥大数据的时代魔力,奋力拥抱脱贫致富的小康生活。
“大数据+X=大有可为”
这是理解贵州大数据之道的一个方程。
“以前,鸭子我总是不敢多养,怕卖不出去。自从上了‘云’啊,销路就不成问题了。”在铜仁市松桃自治县落满村,养鸭专业户瞿洪祥聊得好不热闹,眼角的皱纹都带着笑,“现在我一年养七八万只鸭,卖得好,挣得多”。
“爸爸说,食堂的菜谱都上了‘云’,比妈妈做的花样还多。”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朱昌小学食堂,五年级4班的付盛龙是个懂事的“小大人”。他的妹妹在这所学校读三年级,给兄妹俩送饭曾是付爸爸每天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风雨无阻,雷打不动。“现在,爸爸早晨把我们送到学校,下午放学再接我们就行了。爸妈对我们很放心,可以安心上班。”付盛龙对食堂的午饭很满意,乐呵呵地指着饭菜对记者介绍说,“今天吃青椒炒鸡蛋、木耳炒肉、花菜和白菜粉丝汤”。
鸭子上云、菜谱上云,上的什么云?这便是“校农云”。在贵州,学生营养餐信息化管理大数据服务平台和农产品产销大数据平台对接,汇聚成“校农云”,根据学生营养餐饮食结构,向签约合作社和农户直购食材,指导产业链覆盖贫困户的种养殖生产。一头连着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健康和“享受”,确保食谱科学、库存新鲜、运输安全、溯源方便;一头连着农民脱贫致富的钱袋子,以销定产、以产促销、产销一体。
大数据+农业,在贵州农村红土蓝天的画卷上,绘就一朵朵“智慧云”。大数据下到田间地头,智能生产监控、精准产销对接,培育出“辣椒云”“火龙果云”“猕猴桃云”……嫁接上互联网,黔货出山有了最优路径。
大数据+产业,让物产走出去,也把人才引进来。曾经,黔贵大山的子孙渴望飞出去;而今,“孔雀西南飞”成为新潮流。从北京回到贵阳工作的王振兴,在一家互联网文旅公司深耕大数据+旅游。“云游贵州”,一头连着景区,通过大数据优化开发、管理和营销;一头连着游客,一码在手纵享全方位智慧服务。“老天爷给了贵州丰富的自然风光,老祖宗留下了多彩的人文资源。”王振兴笑道,他和他的伙伴们坚信,大数据+旅游在贵州大有可为。
图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的“时空隧道”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张凯/摄
和王振兴一样,在很多人的眼中,大数据为贵州增添了时代的活力,是一枝独具魅力的橄榄枝。贵州2015—2019年连续五年数字经济增速全国第一;2017、2018连续两年,数字经济吸纳就业增速全国第一。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华为、腾讯、苹果等一批行业级、世界级数据中心落地开花,“货车帮”“白山云”等一众本土企业发荣滋长。2019年,贵州数字经济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9.5%,数据对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的乘数效应日益崭露。
“大数据+X=我们的小康生活”
这是理解贵州大数据之道的又一个方程。
“虽然事不少,但是钱也不少,关键是离家近!”31岁的韩珍平,曾在外务工多年,如今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在家门口挣钱,还能更好地照顾父母和两个孩子。2018年5月,韩珍平一家从遵义市毛石镇乐瑶村的大山,搬到了镇上的学堂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
“易地搬迁扶贫要着力加强产业配套和就业安置。”贵州的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打通了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社保、医疗、交通、公安等17个部门的数据,对接“智慧就业云”,智能匹配贫困户就业意愿、条件和企业用工需求。
新家安顿好后,韩珍平就接受了装配业务培训,到遵义农产品产销对接智慧服务中心上班。“老大已经8岁啦,现在就在安置点的小学读书。”聊起新生活,这个年轻的爸爸笑开了。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贵州叠加起“扶贫云”和“教育云”,精准识别贫困学生,多部门协同资助,从义务教育到大学,全阶段保驾护航。
有了大数据这支智慧之笔,贵州减贫的壮丽篇章更添传奇。2012年以来,贵州从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最多的省,变身为全国减贫人数最多的省。到2019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9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6.8%下降到0.85%。
大数据+扶贫,托举起贵州人决战贫困的凌云之“智”;大数据+民生,支撑起贵州人日新月异的云上生活。
“今年4月,我们的米粉作坊升级喽!(市场监管)部门的同志到我这里来,帮我在手机上申报,第二天就拿了(食品生产许可)证。”贵阳市一家米粉加工坊的老板胡蓉平乐呵呵地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云上贵州多彩宝”应用程序。
“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云上贵州多彩宝是贵州省政务服务客户端。一网通办启用以来,贵州省级行政审批法定时限压缩60%以上,企业开办审批时长由原来的23个工作日缩至最短1个工作日。
大数据+民生,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为现代化治理提供技术支持;一头连着百姓,衣食住行的日常点滴都注入了数据的能量。“大数据+路边美味”,小吃街有了大智慧;“大数据+夕阳红”,养老院也赶上了数字化的时髦。在城市,“刷脸”通行,为智慧生活增速提质;在农村,“通村村”出行定制乡村网约车,保障共享数字赋能的好日子。小康属于人民。大数据+民生,实实在在地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
“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5年前,也是在贵州,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道。养鸭专业户瞿洪祥、小学生付盛龙、创业青年王振兴、返乡爸爸韩珍平、米粉老板胡蓉平……一张张笑脸,是一个个平凡又充满希望的“我们”的写照。这些乡亲们的笑脸,不就是贵州发展大数据的道理所在吗?
调研手记:
关于“大数据+X”的方程,其实可以有无数个解,答案是产业、扶贫、民生……方程背后有故事,讲的是贵州人从不知何为大数据,到现在驾轻就熟地运用它助力奔小康。贵州大数据之路“低开高走”,蕴含着什么道理?
数据,是最具时代特征的生产要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贵州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努力化资源特点为产业优势,顺应时代,抓住机遇,积极融入大数据发展国家战略。
“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按照总书记关于大数据发展的部署,贵州战略上重视——把大数据列为全省发展重点之一,成立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等统筹部门,大力提供政策支持。战术上灵活——一方面改善基础设施,继续做大数据储存;另一方面盘活存量,致力深化数据要素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等领域的融合。本着发展为了人民、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人们的数字获得感在生产生活的点滴中去虚向实。
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贵州的干部群众牢记在心。在大数据这条新的快行道上,后发可望先至。落实总书记要求,审时度势,从追着机会跑,到创造时机、把握未来,贵州大数据弯道崛起的故事,正是党和国家事业在奔向全面小康的路上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踏上贵州高原,天空更近了,伸手仿佛可以摸到云彩。乘上大数据的云,贵州正在腾飞!
来源:《求是》2020/15
作者:本刊记者 刘名美 李露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