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确定性最高的黄金赛道,万亿市场的低空经济来了,普通人应该如何布局呢?告别了房地产时代和互联网时代,我们又迎来了低空经济时代,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这个概念第一次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政策先于市场,有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低空经济的崛起几乎是未来十年确定性最高的事。那么问题就来了,普通人该做点什么,才能抓住这个风口,找到财富密码呢?
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低空经济,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地面,飞机在万米高空,低空经济指的就是人类通过活动利用地面和高空之家的低空领域,多低呢,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谁来活动呢,除了我们熟悉的无人机,还包括直升机、飞行汽车等等,以前只能在电影里看到的场景,马上就会发生在我们身边。
你敢相信吗,天上真的能掉馅饼了,最近上海开辟了第一条跨越高架的无人机航线,从杨浦区的合生汇到互联宝地,大厂白领不用再集中下楼取外卖了,美食一单单从天而降,无人机外卖员就是任性,它无视高峰期,从你下单到吃上饭,最多只要十五分钟,你要觉得这还不够刺激,还有更牛的,你家的小孩还需要家人接送上下学吗?有了监视追踪功能的航空器,家长就可以远程目送孩子上下学,高清信号,分秒不差,还能语言对讲。现在的年轻人流行什么?无人机求婚,各种四轴旋翼无人机在空中进行灯光表演,绝对让你在人生最重要的时刻留下最深刻的印记。
不管是空中运输、还是跟踪监视和空中表演,这些都是低空经济的使用场景,物流、交通、测绘,低空经济已经渗透进了每一个行业,将颠覆性的影响我们的生活。
这个赛道一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全都争先恐后的开始进行布局,生怕晚一步就落后了,2024还没有过完,已经有27个省市在自己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要发展低空经济,以北京、深圳为代表,已经建成了“规章条例+行动计划+若干措施+空间保障”的低空经济体系,一看就不是闹着玩的。
根据工信部门公开的数据,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的规模已经达到了5059亿,增速高达33%,预计到2026年就能超过一万亿,这还没有算上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这个万亿黄金赛道,给普通人带来了什么样的机会?
首先,毫无疑问是就业和创业的机会。低空经济是一个超长的产业链,从上游的飞行器研发、生产和制造,到中游的飞行管理、运输、空中旅游和绘测等等具体功能,再到下游的飞行器维修和应急救援等等,都需要大量的人才。
今年,复旦大学增设了“无人系统工程”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手京东组建了无人机创新学院,低空经济的相关专业已经成为了高考志愿填报的黑马,连张雪峰听了都会点赞,这些无一不说明,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缺口有多大。数据不会骗人,根据有关部门的测算,目前我国无人机操控员岗位的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无人机检修工的缺口更是达到了350万人。你别看这些岗位都比较新,月薪却能轻松过万,对普通人来说,难道不香吗?
其次是投资的机会,低空经济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普通人还可以通过投资相关企业和项目来分享行业发展的红利。你别以为我这是在唬人,当你无动于衷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开始行动了。武汉准备打造一个总规模100亿元以上的低空经济发展基金群,通过金融杠杆,撬动低空经济的巨大潜力。 苏州更是大手笔,一口气签了16个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总规模超过200亿元,这些基金要怎么落地?最后都是要真金白银的给企业给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普通人难道没有机会吗?别的不提,这么多和低空经济有关的上市公司,覆盖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你但凡能吃透其中一个细分领域,找到一家有增长潜力的龙头企业,未来的回报可能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最后是改善生活的机会,注意我用的词是改善,不是改变,你想过吗,由于低空经济的崛起,很多商业活动的成本都会大大降低。2024年2月27日,峰飞航空科技公司完成了深圳到珠海的跨海跨城首次演示飞行,本来开车需要两个小时的路程,缩短到了20分钟,这真的是太颠覆性了。价格会不会很高呢?预计商业化运营后,单人飞行票价在200到300元之间,还是老百姓消费得起的水平,省时就是省钱,汽车技术普及后,打车已经越来越便宜了,以后打飞机也会成为我们的日常。
同样颠覆认知的还有低空经济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在紧急救援方面,无人机和直升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病人送往医院,还能运送急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甚至在遭遇自然灾害或交通事故的时候,人进不去灾难现场,无人机和救援直升机却可以快速抵达现场。
错过了房地产和互联网的风口,这次千万不能再错过低空经济。说了这么多,很多人还毫无感觉,什么无人机,什么飞行汽车,离自己都太遥远了,然而,风口一来,加上政策的支持,法规和基础设施一完善,低空经济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占领我们的生活,未来已来,该是有所行动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