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评价华为:封闭垄断还是科技创新?

发表时间: 2024-09-25 20:44

导语

“华为就是搞封闭垄断,没有搞科学,他顶多算是搞技术工匠。”

说这话的正是中科院的孙院士,孙院士对华为进行了质疑,不仅如此,他还认为华为占据封闭的环境,在精神领域进行攫取,让人感觉华为不想站出来去拥抱世界,反倒是想要与世界进行相互封闭,让人们先掌握基础。

即便是放在中国的市场中,他也不想让外国公司供我们使用,而他所说的“先掌握基础”,则是指那些系统和芯片的研发成果。

那么面对孙院士的这一言论时,华为也进行了回应,表示要让这些东西不能更改他能否发展的前提下,不进行与世界对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自己在何处,华为的这番言论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那么究竟是中科院的研究成果和华为的说法谁在说谎呢?

对此我们又该如何进行抉择?

中美科技战下的“华为事件”。

如今中美科技战不止没有结束,而且还在不断的加码,美国在限制中国科技发展的道路上可谓是步步紧逼。

不止对我国采取极限施压,而且还带着自己的盟友,将自己的盟友一同加入限制我国科技发展的行列,不断地对我国进行打压。

不仅对我国进行了打击,同时还将刀刃对准了我国最大的科技企业华为,不止限制华为采购芯片及相关设备,还限制对其采购。

甚至还暗戳戳的指示其盟友加强与华为的合作关系,力求将华为打入深渊。

不得不说美国此举真的是非常卑劣,而美国对于我国的打压以及加码,其原因就是防止我国科技提前发展,做到技术霸权。

于是乎就成为了当今世界的绝对领导者,对于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无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领域的焦点,备受外界关注。

而美国对此也是耿耿于怀,我国有不少科研成果取得重大的突破,使得美国不得不加强防范。

于是就有了禁止我国机构和个人使用美国设备研发等项目,并把这些封锁措施也适用韩国等其他国家,其目的就是希望韩国企业能够在芯片领域取得成功,从而能够遏制住我国在芯片领域的发展。

不得不承认还是美国小气啊,为了防止我国发展,还希望他国落后,真的是很自私了。

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就“硬件”而言,三星、LG等一系列韩国企业早已在芯片行业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软件似乎仍然在肉眼可见的进步。

但就算是这样,美国还是不放心,又把这些韩国企业纳入进一步的限制清单,并且对身处芯片行业的一家公司进行单独的一一跟踪。

这便是荷兰ASML公司,这是一个专门生产EUV光刻机的企业,那么当它们被纳入清单后,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当ASML公司被列入清单后,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ASML却关闭了中国市场的大门,是害怕这一技术流入中国市场。

正如ASML总裁所说:“没有美国材料,我们就无法生产出EUV光刻机。”

所以ASML最终还是选择向美国妥协了,而据了解,美国正在计划着给出一笔钱,帮助荷兰和日本,帮助他们在短期内实现无脑转向。

因为这两国都是EUV光刻机生产大国,如果把它们纳入到清单中,那么必定会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这自然也造成了我国芯片行业无法实现突破。

但若根据这种逻辑,他们将来还会重新进入中国市场吗?

如今已经没有什么唯利是图的公司了,这一条路恐怕不再通畅,所以这也是造成“缺芯”现象泛滥的重要原因。

随着美国科技战不断升级,我国科技实力急需提升,于是我们不得不去寻找其他国家,加强进口芯片及相关零部件,以此来缓解国内芯片行业面临的问题。

“鸿蒙系统”发展原因疑虑。

近些年来,受美国科技战影响,我国芯片产业遇到不少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也出现了许多争议。

有人认为应该围绕尖端技术集中力量打造自主技术,尽快实现国产替代,但据孙院士表示,这样做实际上变相加强了“封闭性”。

但按照这种逻辑来看,若国内仍然依赖美国技术,就不会被认为“封闭”的话,那么美国为什么不取消这些所谓的限制政策呢?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只能自主研发操作系统,通过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以此来加快进度,但据孙院士看来,这种行为仍然存在国家垄断私利问题。

如果去掉这些国家意志,以市场自发力量来代替,这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

毫无疑问,仅仅依靠国内市场仍然无法有效地保证安全。

若从根本上保障安全和稳定,则必须能够掌握国际市场关键技术。

孙院士认为,一旦形成垄断,掌握关键技术的一方就能凭借此种优势获得更大的利益和发展空间。

正如美国对中兴、华为等企业施加制裁,并借此机会进一步限制我国高科技行业的发展,这就像当年美国限制日本高端技术一样。

然而当时日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逐渐成为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国家,但当时美国还是强制他们在国内设立生产线,并借此机会更加加强控制。

由此可见,要取得技术优势绝非易事,这依赖的是内部技术积累、市场规模以及适当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只要条件具备,就有可能形成一定规模,实现既有绩效又可持续增长。

但这一过程漫长且艰难,需要经过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积累和发展。

这是因为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就像当初IBM和苹果等他们将大型计算机从美国制造基地迁移到中国大陆生产。

但搬回来的时候,他们无法再控制市场,并且这一情况还可能会持续下去。

所以当今世界空间非常有限,我们不能只考虑自身问题,还必须考虑更大的环境问题。

正是由于外界环境恶劣,我们才不得不封闭自我,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

既要考虑自身,也要考虑周边环境,还要关注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式,要做到居安思危。

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如今我国在各个领域发展迅速,也要面对来自其它国家施压,那么就在如此困境之下,我国应该继续保持独立创新能力,不断发现新的领域,要做到有备无患。

若我们将目光投放十几年前,我们一定会感叹那个时期我国科技基础薄弱,要解决这一问题非一日之功,可以补救但无法追赶。

但到了如今,我国的基础研究水平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前很难有一个国家突破到一个较高水平,但如今在基础研究领域已经有所突破。

于是就有人提出一个疑问:“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哪一个更优先?”

不可否认的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并非水火不容之势,相辅相成。

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发展的基础,而应用研究能够推动基础研究的发展,两者之间需要做到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科技进步,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而在当前面临艰巨任务的时候,迫切需要突破关键技术,应优先考虑各领域专项规划中的重点任务与目标技术这些任务要从跨学科领域中选取。

所以应当围绕重大需求开展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尽可能避免重复建设,要进一步做好基础研究供给能力与需求之间的匹配性,提高我们国家整体科技水平。

要尽量消除“卡脖子”现象,在国家重大需求及前沿交叉领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突破,并实现重点任务与前沿交叉领域之间的结合,来同时推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

此外,在基础研究中还应考虑金钱方面的问题,基于长远考虑,可建立投入机制,形成多层次多元化投入体系,从而将政府投入、企业投入以及社会投入进行统筹。

让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形成有机衔接,同时要合理划分区域责任,构建稳定持久的投入机制,以促进稳定成长,实现长远利益。

同时还要构建相应的平台来逐步形成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共同攻关、资源共享以及成果共享等机制,为科技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由其自由展开探索,实现自主创新,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及繁荣发展。

结语

面对如今的现实局势,也应当明白“闭门造车”的人才难以出成就,若想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推动整体科技进步,并肩作战才是最佳选择。

加强科研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世界的进步,实现双赢局面,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