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DK1.7+,HashMap的底层数据结构为数组+链表的结构,我们知道,链表的时间复杂度为o(n),当链表的长度很长时间,显然会影响HashMap的性能,为了优化其性能,JDK1.8+加入了红黑树(时间复杂度为o(logn))。
在分析其源码前,我们先了解几个概念:
数组具有遍历快,增删慢的特点。数组在堆中是一块连续的存储空间,遍历时数组的首地址是知道的(首地址=首地址+元素字节数 * 下标),所以遍历快(数组遍历的时间复杂度为O(1) );增删慢是因为,当在中间插入或删除元素时,会造成该元素后面所有元素地址的改变,所以增删慢(增删的时间复杂度为O(n) )。
链表具有增删快,遍历慢的特点。链表中各元素的内存空间是不连续的,一个节点至少包含节点数据与后继节点的引用,所以在插入删除时,只需修改该位置的前驱节点与后继节点即可,链表在插入删除时的时间复杂度为O(1)。但是在遍历时,get(n)元素时,需要从第一个开始,依次拿到后面元素的地址,进行遍历,直到遍历到第n个元素(时间复杂度为O(n) ),所以效率极低。
hash是指(源码中 hash&(tab.length-1)),两个元素通过hash函数计算出的值是一样的,是同一个存储地址。当后面的元素要插入到这个地址时,发现已经被占用了,这时候就产生了hash冲突
解决方法:
开放定址法(查询产生冲突的地址的下一个地址是否被占用,直到寻找到空的地址),再散列法,链地址法等。hashmap采用的就是链地址法,jdk1.7中,当冲突时,在冲突的地址上生成一个链表,将冲突的元素的key,通过equals进行比较,相同即覆盖,不同则添加到链表上,此时如果链表过长,效率就会大大降低,查找和添加操作的时间复杂度都为O(n);但是在jdk1.8中如果链表长度大于8,链表就会转化为红黑树,时间复杂度也降为了O(logn),性能得到了很大的优化。
首先,hashMap的主干是一个Node数组(jdk1.7及之前为Entry数组)每一个Node包含一个key与value的键值对,hash值与一个next指向,next指向下一个node,hashMap由多个Node对象的数组组成
//默认初始容量为16,0000 0001 右移4位 0001 0000为16,主干数组的初始容量为16,而且这个数组
//必须是2的倍数(后面说为什么是2的倍数)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1 << 4; // aka 16
//最大容量为int的最大值除2
static final int MAXIMUM_CAPACITY = 1 << 30;
//默认加载因子为0.75
static final float DEFAULT_LOAD_FACTOR = 0.75f;
//阈值,如果主干数组上的链表的长度大于8,链表转化为红黑树
static final int TREEIFY_THRESHOLD = 8;
//hash表扩容后,如果发现某一个红黑树的长度小于6,则会重新退化为链表
static final int UNTREEIFY_THRESHOLD = 6;
//当hashmap容量大于64时,链表才能转成红黑树
static final int MIN_TREEIFY_CAPACITY = 64;
//临界值=主干数组容量*负载因子
int threshold;
首先执行put方法: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return putVal(hash(key), key, value, false, true); }
然后将key传入hash方法,计算其对应的hash值:
static final int hash(Object key) { int h; return (key == null) ? 0 : (h = key.hashCode()) ^ (h >>> 16); }
此处如果传入的int类型的值:
①向一个Object类型赋值一个int的值时,会将int值自动封箱为Integer。
②integer类型的hashcode都是他自身的值,即h=key;h >>> 16为无符号右移16位,低位挤走,高位补0;^ 为按位异或,即转成二进制后,相异为1,相同为0,由此可发现,当传入的值小于 2的16次方-1 时,调用这个方法返回的值,都是自身的值。
然后再执行putVal方法:
//onlyIfAbsent是true的话,不要改变现有的值//evict为true的话,表处于创建模式 final V putVal(int hash, K key, V 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 boolean evict) { Node<K,V>[] tab; Node<K,V> p; int n, i;//如果主干上的table为空,长度为0,调用resize方法,调整table的长度(resize方法在下图中)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 这里调用resize,其实就是第一次put时,对数组进行初始化。 如果是默认构造方法会执行resize中的这几句话: new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新的容量等于默认值16 newThr = (int)(DEFAULT_LOAD_FACTOR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threshold = newThr; 临界值等于16*0.75 Node<K,V>[] newTab = (Node<K,V>[])new Node[newCap]; table = newTab; 将新的node数组赋值给table,然后return newTab 如果是自定义的构造方法则会执行resize中的: int oldThr = threshold; newCap = oldThr; 新的容量等于threshold,这里的threshold都是2的倍数,原因在 于传入的数都经过tableSizeFor方法,返回了一个新值,上面解释过 float ft = (float)newCap * loadFactor; newThr = (newCap < MAXIMUM_CAPACITY && ft < (float)MAXIMUM_CAPACITY ? (int)ft : Integer.MAX_VALUE); threshold = newThr; 新的临界值等于 (int)(新的容量*负载因子) Node<K,V>[] newTab = (Node<K,V>[])new Node[newCap]; table = newTab; return newTab; */ n = (tab = resize()).length; //将调用resize后构造的数组的长度赋值给n if ((p = tab[i = (n - 1) & hash]) == null) //将数组长度与计算得到的hash值比较 tab[i]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位置为空,将i位置上赋值一个node对象 else { //位置不为空 Node<K,V> e; K k; if (p.hash == hash && // 如果这个位置的old节点与new节点的key完全相同 ((k = p.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e = p; // 则e=p else if (p instanceof TreeNode) // 如果p已经是树节点的一个实例,既这里已经是树了 e = ((TreeNode<K,V>)p).putTreeVal(this, tab, hash, key, value); else { //p与新节点既不完全相同,p也不是treenode的实例 for (int binCount = 0; ; ++binCount) { //一个死循环 if ((e = p.next) == null) { //e=p.next,如果p的next指向为null p.next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指向一个新的节点 if (binCount >= TREEIFY_THRESHOLD - 1) // 如果链表长度大于等于8 treeifyBin(tab, hash); //将链表转为红黑树 break; } if (e.hash == hash && //如果遍历过程中链表中的元素与新添加的元素完全相同,则跳出循环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break; p = e; //将p中的next赋值给p,即将链表中的下一个node赋值给p, //继续循环遍历链表中的元素 } } if (e != null) { //这个判断中代码作用为:如果添加的元素产生了hash冲突,那么调用 //put方法时,会将他在链表中他的上一个元素的值返回 V oldValue = e.value; if (!onlyIfAbsent || oldValue == null) //判断条件成立的话,将oldvalue替换 //为newvalue,返回oldvalue;不成立则不替换,然后返回oldvalue e.value = value; afterNodeAccess(e); //这个方法在后面说 return oldValue; } } ++modCount; //记录修改次数 if (++size > threshold) //如果元素数量大于临界值,则进行扩容 resize(); //下面说 afterNodeInsertion(evict); return null;}
resize的源码详解,扩容机制,单元素如何散列到新的数组中,链表中的元素如何散列到新的数组中,红黑树中的元素如何散列到新的数组中?
//上图中说了默认构造方法与自定义构造方法第一次执行resize的过程,这里再说一下扩容的过程 final Node<K,V>[] resize() { Node<K,V>[] oldTab = table; int oldCap = (oldTab == null) ? 0 : oldTab.length; int oldThr = threshold; int newCap, newThr = 0; if (oldCap > 0) { //扩容肯定执行这个分支 if (oldCap >= MAXIMUM_CAPACITY) { //当容量超过最大值时,临界值设置为int最大值 threshold = Integer.MAX_VALUE; return oldTab; } else if ((newCap = oldCap << 1) < MAXIMUM_CAPACITY && old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扩容容量为2倍,临界值为2倍 newThr = oldThr << 1; } else if (oldThr > 0) // 不执行 newCap = oldThr; else { // 不执行 new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newThr = (int)(DEFAULT_LOAD_FACTOR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if (newThr == 0) { // 不执行 float ft = (float)newCap * loadFactor; newThr = (newCap < MAXIMUM_CAPACITY && ft < (float)MAXIMUM_CAPACITY ? (int)ft : Integer.MAX_VALUE); } threshold = newThr; //将新的临界值赋值赋值给threshold @SuppressWarnings({"rawtypes","unchecked"}) Node<K,V>[] newTab = (Node<K,V>[])new Node[newCap]; table = newTab; //新的数组赋值给table //扩容后,重新计算元素新的位置 if (oldTab != null) { //原数组 for (int j = 0; j < oldCap; ++j) { //通过原容量遍历原数组 Node<K,V> e; if ((e = oldTab[j]) != null) { //判断node是否为空,将j位置上的节点 //保存到e,然后将oldTab置为空,这里为什么要把他置为空呢,置为空有什么好处吗?? //难道是吧oldTab变为一个空数组,便于垃圾回收?? 这里不是很清楚 oldTab[j] = null; if (e.next == null) //判断node上是否有链表 newTab[e.hash & (newCap - 1)] = e; //无链表,确定元素存放位置,//扩容前的元素地址为 (oldCap - 1) & e.hash ,所以这里的新的地址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地址不变,//二是变为 老位置+oldCap else if (e instanceof TreeNode) ((TreeNode<K,V>)e).split(this, newTab, j, oldCap); else { // preserve order Node<K,V> loHead = null, loTail = null; Node<K,V> hiHead = null, hiTail = null; Node<K,V> next; /* 这里如果判断成立,那么该元素的地址在新的数组中就不会改变。因为oldCap的最高位的1,在e.hash对应的位上为0,所以扩容后得到的地址是一样的,位置不会改变 ,在后面的代码的执行中会放到loHead中去,最后赋值给newTab[j];如果判断不成立,那么该元素的地址变为 原下标位置+oldCap,也就是lodCap最高位的1,在e.hash对应的位置上也为1,所以扩容后的地址改变了,在后面的代码中会放到hiHead中,最后赋值给newTab[j + oldCap] 举个栗子来说一下上面的两种情况: 设:oldCap=16 二进制为:0001 0000 oldCap-1=15 二进制为:0000 1111 e1.hash=10 二进制为:0000 1010 e2.hash=26 二进制为:0101 1010 e1在扩容前的位置为:e1.hash & oldCap-1 结果为:0000 1010 e2在扩容前的位置为:e2.hash & oldCap-1 结果为:0000 1010 结果相同,所以e1和e2在扩容前在同一个链表上,这是扩容之前的状态。 现在扩容后,需要重新计算元素的位置,在扩容前的链表中计算地址的方式为e.hash & oldCap-1 那么在扩容后应该也这么计算呀,扩容后的容量为oldCap*2=32 0010 0000 newCap=32,新的计算 方式应该为 e1.hash & newCap-1 即:0000 1010 & 0001 1111 结果为0000 1010与扩容前的位置完全一样。 e2.hash & newCap-1 即:0101 1010 & 0001 1111 结果为0001 1010,为扩容前位置+oldCap。 而这里却没有e.hash & newCap-1 而是 e.hash & oldCap,其实这两个是等效的,都是判断倒数第五位 是0,还是1。如果是0,则位置不变,是1则位置改变为扩容前位置+oldCap。 再来分析下loTail loHead这两个的执行过程(假设(e.hash & oldCap) == 0成立): 第一次执行: e指向oldTab[j]所指向的node对象,即e指向该位置上链表的第一个元素 loTail为空,所以loHead指向与e相同的node对象,然后loTail也指向了同一个node对象。 最后,在判断条件e指向next,就是指向oldTab链表中的第二个元素 第二次执行: lotail不为null,所以lotail.next指向e,这里其实是lotail指向的node对象的next指向e, 也可以说是,loHead的next指向了e,就是指向了oldTab链表中第二个元素。此时loHead指向 的node变成了一个长度为2的链表。然后lotail=e也就是指向了链表中第二个元素的地址。 第三次执行: 与第二次执行类似,loHead上的链表长度变为3,又增加了一个node,loTail指向新增的node ...... hiTail与hiHead的执行过程与以上相同,这里就不再做解释了。 由此可以看出,loHead是用来保存新链表上的头元素的,loTail是用来保存尾元素的,直到遍 历完链表。 这是(e.hash & oldCap) == 0成立的时候。 (e.hash & oldCap) == 0不成立的情况也相同,其实就是把oldCap遍历成两个新的链表, 通过loHead和hiHead来保存链表的头结点,然后将两个头结点放到newTab[j]与 newTab[j+oldCap]上面去 */ do { next = e.next; if ((e.hash & oldCap) == 0) { if (loTail == null) loHead = e; else loTail.next = e; loTail = e; } else { if (hiTail == null) hiHead = e; else hiTail.next = e; hiTail = e; } } while ((e = next) != null); if (loTail != null) { loTail.next = null; //尾节点的next设置为空 newTab[j] = loHead; } if (hiTail != null) { hiTail.next = null; //尾节点的next设置为空 newTab[j + oldCap] = hiHead; } } } } } return newTab;}
JDK7扩容时导致的死循环问题
/*** Transfers all entries from current table to newTable.*/void transfer(Entry[] newTable) { Entry[] src = table; int newCapacity = newTable.length; for (int j = 0; j < src.length; j++) { Entry<K,V> e = src[j]; if (e != null) { src[j] = null; do { // B线程执行到这里之后就暂停了 Entry<K,V> next = e.next; int i = indexFor(e.hash, newCapacity); e.next = newTable[i]; newTable[i] = e; e = next; } while (e != null); } }}
扩容时上面的代码容易导致死循环,是怎样导致的呢?假设有两个线程A和B都在执行这一段代码,数组大小由2扩容到4,在扩容前tab[1]=1-->5-->9。
扩容前
当B线程执行到 next = e.next时让出时间片,A线程执行完整段代码但是还没有将内部的table设置为新的newTable时,线程B继续执行。
此时A线程执行完成之后,挂载在tab[1]的元素是9-->5-->1,注意这里的顺序被颠倒了。此时e = 1, next = 5;
tab[i]按照循环次数变更顺序
tab[i]=1
tab[i]=5-->1
tab[i]=9-->5-->1
线程A执行完成后
同样B线程我们也按照循环次数来分析
当在数组该位置get寻找对应的key的时候,就发生了死循环,引起CPU 100%问题。
线程B执行扩容过程
而JDK8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它在这里就有一个优化,它使用了两个指针来分别指向头节点和尾节点,而且还保证了元素原本的顺序。
实现思路:
1.判断表或key是否是null,如果是直接返回null
2.判断索引处第一个key与传入key是否相等,如果相等直接返回
3.如果不相等,判断链表是否是红黑二叉树,如果是,直接从树中取值
4.如果不是树,就遍历链表查找
1 final Node<K,V> getNode(int hash, Object key) { 2 Node<K,V>[] tab; Node<K,V> first, e; int n; K k; 3 //如果表不是空的,并且要查找索引处有值,就判断位于第一个的key是否是要查找的key 4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 5 (first = tab[(n - 1) & hash]) != null) { 6 if (first.hash == hash && // always check first node 7 ((k = first.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8 //如果是,就直接返回 9 return first;10 //如果不是就判断链表是否是红黑二叉树,如果是,就从树中取值11 if ((e = first.next) != null) {12 if (first instanceof TreeNode)13 return ((TreeNode<K,V>)first).getTreeNode(hash, key);14 //如果不是树,就遍历链表15 do {16 if (e.hash == hash &&17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18 return e;19 } while ((e = e.next) != null);20 }21 }22 return null;23 }
1、JDK1.7的时候使用的是数组+ 单链表的数据结构。但是在JDK1.8及之后时,使用的是数组+链表+红黑树的数据结构(当链表的深度达到8的时候,也就是默认阈值,就会自动扩容把链表转成红黑树的数据结构来把时间复杂度从O(n)变成O(logN)提高了效率)
2、JDK1.7用的是头插法,而JDK1.8及之后使用的都是尾插法,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JDK1.7是用单链表进行的纵向延伸,当采用头插法时会容易出现逆序且环形链表死循环问题。但是在JDK1.8之后是因为加入了红黑树使用尾插法,能够避免出现逆序且链表死循环的问题。
3、扩容后数据存储位置的计算方式也不一样:1. 在JDK1.7的时候是直接用hash值和需要扩容的二进制数进行&(这里就是为什么扩容的时候为啥一定必须是2的多少次幂的原因所在,因为如果只有2的n次幂的情况时最后一位二进制数才一定是1,这样能最大程度减少hash碰撞)(hash值 & length-1),而在JDK1.8的时候直接用了JDK1.7的时候计算的规律,也就是扩容前的原始位置+扩容的大小值=JDK1.8的计算方式,而不再是JDK1.7的那种异或的方法。但是这种方式就相当于只需要判断Hash值的新增参与运算的位是0还是1就直接迅速计算出了扩容后的储存方式。
4、jdk1.7 先扩容再put ,jdk1.8 先put再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