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公报》网站公布新的《出口管制条例》,将 136 家中国半导体相关企业列入实体清单,此次制裁力度极大。且具有制裁条目极细、覆盖面极广、下手极狠三大特征。
制裁的公式名单很长,涉及众多不太熟知的半导体公司。华为系有 9 家公司被制裁,如深圳鹏新旭、深圳昇维旭等。中芯国际的各分公司,包括中芯北京、中芯南方、中芯北方等被区分得明明白白。甚至张江实验室、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这样的科研院所也未能幸免。
制裁范围覆盖了芯片半导体制造的全链条。从上游的 EDA 材料、设备到晶圆制造,还包括所有顶尖的产品,如算力芯片、HBM(高带宽存储芯片)。此外,对于投资半导体的公司也被列入名单,如建广资本和智路资本。
制裁手段狠厉,先进制造公司被额外增加严苛条款。一方面,此类公司所需的产品无需审批,直接拒绝;另一方面,如果所需产品来自荷兰、韩国、日本,也会直接拒绝,美国拉上盟友一起对中国进行封锁、围堵。
同时,此次制裁新增了多项技术、半导体设备和 HBM 的管控条款。在半导体制造设备方面,新增了多个 ECCN,对离子注入设备、高纵横比蚀刻设备、原子层沉积设备、光刻设备、单晶圆清洗设备等进行了管控。还新增了两项外国直接产品(FDP)规则及相应 “最低含量” 条款,对半导体制造设备(SME)FDP 规则和实体清单脚注 5FDP 规则进行了明确,当外国制造的半导体设备及相关物项中包含任何比例的美国原产集成电路时,该物项将被纳入 EAR 管辖范围。在先进计算芯片与相关技术的管控方面,通过明确许可例外适用条件、新增 “脚注 5” 规则的适用范围,以及新增与高带宽内存(HBM)相关的管控,进一步强化了对先进计算芯片的出口限制。。
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共同呼吁谨慎采购美国芯片,称美国芯片不再安全可靠。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借口,频繁调整管制规则,持续升级贸易壁垒,对中国进行无端封锁和打压。这种做法已经动摇业界对美国芯片产品的信任和信心。为确保我国相关产业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四大行业协会呼吁国内企业审慎选择采购美国芯片,寻求扩大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芯片企业的合作,并积极使用内外资企业在华生产制造的芯片。尽管美国忽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我国仍应坚持扩大自主开放,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继续坚定地与全球各方建立并维护合作共赢的关系,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
美国近日再次宣布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中国外交部对美国 13 家军工企业及 6 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采取反制措施,包括冻结财产、禁止交易合作、不予签发签证等。美国的这一行为再次显示了其在半导体领域之外,在军事领域对中国的挑衅和打压。美国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实施单边霸凌行径,这种做法严重破坏了中美关系和全球贸易秩序。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国,消费份额占全球三分之一,作为客户在反击中占据主动。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为国产芯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家用电器到高端电子产品,几乎所有的终端设备都对芯片有着巨大的需求。这种庞大的市场需求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当下游制造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自然会对上游的核心技术产生巨大的需求。依托国内市场,国产芯片企业有了可以大展拳脚的舞台。
同时近两年我国已有很多产品做好国产替代,不少上市公司回应业务受影响不大,采购已基本实现国产化。例如,北方华创、华峰测控、拓荆科技等均表示,公司每年采购自美国的物料比例逐年降低,国产比例不断提高,对公司业务基本没有影响。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之一的中微公司曾表示,其主要零部件自主可控率到在三季度末可以达到 100%;另一家设备龙头北方华创今年 9 月也表示,零部件国内采购比例逐年增加,自研的射频电源已批量用于多款产品上。随着制裁的升级,预计国产设备厂商将更多的采购国产零部件。
同时,在多个领域,我国的新材料也实现了国产替代。如中化国际成功合成甲基异戊基酮,填补了国内空白;东岳集团万吨动力锂离子电池用 PVDF 项目一举打破国外垄断;
我国在碳纤维、铝合金汽车车身板等材料领域也在逐步实现国产替代。近年来我国碳纤维产能快速扩张,产能利用率快速提升,市场国产替代趋势明显。龙头企业正逐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产能规模不断扩张,部分企业产品性能与国际龙头比肩。铝合金汽车车身板有效产能主要分布在欧美地区,国内仅南山铝业具有批量供应能力。
总之,我国在多个领域的国产替代成果显著,为我国应对美国的制裁提供了足够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