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谁才是跳梁小丑背后的推手?

发表时间: 2024-07-20 19:18

“老铁们,双击666,今天这款产品只要9.9,买到就是赚到!”

直播间里,礼物特效满天飞,点赞数蹭蹭上涨,这场直播的销售额最终定格在七位数。这就是互联网时代“扮丑经济”的真实写照。

你或许会说,这年头只要豁得出去,流量就等于金钱。

但,真的是这样吗?

这群在互联网上“扮丑”的人,他们有的刻意模仿明星,有的靠低俗内容博眼球,有的则编造虚假故事,收割流量。

最终目的只有一个:赚钱。

凌达乐,网名“鹿哈”,一个长相酷似明星鹿晗的普通工人。

高中辍学后,他辗转于各个工厂,拿着微薄的工资,过着一眼望到头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可以靠“脸”吃饭。

于是,他开始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模仿鹿晗的视频,并给自己取名“鹿哈”。

凭借着与明星的高度相似,鹿哈迅速走红,粉丝量一路飙升,他也成功转型成为一名带货主播。据他自己透露,现在他每个月收入高达500万,豪车豪宅都不在话下。

无独有偶,来自河北农村的郭蓓蓓,也靠着“扮丑”在互联网上闯出了一片天地。

她给自己取了个艺名——“郭老师”,在直播间里不施粉黛,顶着油头,穿着睡衣,操着一口浓重的方言,毫无顾忌地挖鼻屎、吐痰,甚至还公开展示自己的贴身衣物。

这种低俗的表演风格,竟然为她吸引了大批粉丝,她也一度成为网络红人。

然而,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郭老师的“出格”行为最终触碰了道德底线,她也因为在直播间散播不良信息被全平台封禁。

与鹿哈和郭老师不同,殷世航的“致富之路”则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2021年5月15日,殷世航精心策划了一场“求婚”直播,这场直播可谓是赚足了眼球:前女友怒砸婚礼现场、骑小矮马参加订婚宴、与女友订婚宴上发生争执……

各种戏剧性的情节轮番上演,网友们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纷纷涌入直播间围观这场“闹剧”。然而,这场看似“狗血”的求婚,实际上却是殷世航为了卖货而精心设计的剧本。

直播结束后,这场闹剧的真相也被曝光:

女友是事先安排好的“演员”,就连证婚人“父亲”都是花钱雇来的。

这场虚假营销事件,让殷世航一夜之间赚了1600万,但也因此被平台永久封禁。

殷世航的案例,让我们看到了“扮丑经济”背后的流量焦虑。为了吸引眼球,一些人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扮丑”,而是开始编造剧本,制造话题,甚至不惜触碰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他们深谙互联网的传播规律,知道如何利用人性弱点,制造冲突,引发关注,最终实现流量变现。

与前面几位“精心策划”的网红不同,giao哥的走红,更像是一场意外。

2019年,一句“一给我里giaogiao”的魔性口头禅,让来自农村的展亚鹏一夜之间爆红网络。

他夸张的表情、土味的造型、意义不明的口头禅,在网友的恶搞和二次创作下,竟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土味文化”。

giao哥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水果摊贩,变成了坐拥百万粉丝的网红,甚至登上了《中国新说唱》的舞台。

然而,giao哥的“春天”来得快,去得也快。

随着时间的推移,网友们对这种“土味文化”逐渐审美疲劳,giao哥的热度也逐渐消退。如今他已经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偶尔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一些生活片段,点赞量和评论数也大不如前。

流量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让你一夜成名,也可以让你身败名裂。

当“丑”成为一种流量密码,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逐这种畸形的成功模式,我们是否应该停下来,认真思考一下: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网络环境?

郭老师的“陨落”,为那些试图通过低俗内容博出位的网红敲响了警钟。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任何试图挑战社会道德底线、传播不良信息的行为,最终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谴责。

殷世航的“骗局”,则暴露了“扮丑经济”背后的虚假和浮躁。

为了流量,一些人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扮丑”,而是开始编造剧本,制造话题,甚至不惜触碰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他们把流量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却忘记了内容创作的初心。

“扮丑经济”的盛行,固然与平台的推波助澜密不可分,但更值得我们反思的是:

是谁在为这些低俗内容买单?

在“娱乐至死”的时代,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从网络中获取信息和娱乐,而那些猎奇、刺激、低俗的内容,往往更容易吸引眼球,引发关注。

于是,一些平台为了追求流量和利益,对低俗内容的监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为了流量而主动迎合这种低俗的趋势。

然而,平台的纵容,并不能成为“扮丑经济”盛行的借口。

真正应该反思的是我们自己:为什么我们会对这些低俗内容乐此不疲?

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也隐藏着一颗“窥私欲”的种子,渴望从别人的“丑态”中找到优越感?

是因为我们已经被快节奏的生活压得喘不过气,需要一些“轻松解压”的内容来麻痹自己?

还是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越来越单一,只能从这些“哗众取宠”的内容中寻找存在感?

“扮丑经济”的盛行,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一段“弯路”。

它让我们看到了流量的巨大力量,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恶”的一面。

然而,互联网不应该成为“扮丑”的舞台,也不应该成为滋生低俗文化的温床。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健康、理性、多元的网络环境,一个能够让我们在娱乐的同时有所思考、有所收获的网络空间。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平台需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加强内容监管,打击低俗内容,为用户提供积极、健康的内容。

内容创作者更应该坚守底线,创作优质内容,传递正能量,而不是为了流量而迎合低俗,为了利益而放弃原则。

作为普通用户,我们更应该提高媒介素养,理性消费网络内容,不为低俗内容买单。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

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让互联网真正成为传播文明、促进进步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