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由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调查研究制作的2024全国252所高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对外发布。
高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以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为背景,主要研究大数据分析理论和方法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大数据管理与治理方法。主要专业方向包括:商务数据分析、商务智能、电子健康、大数据金融、数据挖掘、大数据管理与治理等。主要课程设置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ython程序设计、程序设计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离散数学 、数据挖掘、统计分析方法、大数据创新实践、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实训、Hadoop基础、数据采集与分析、Nosql数据库、数字化运营、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商业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互联网理论与应用、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导论、大数据行业案例、Hbase数据库等。
2023年全国32所普通高校成功在教育部备案“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2022年全国38所普通高校成功备案“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2021年全国42所普通高校成功备案“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2020年全国59所普通高校成功备案“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2019年全国51所普通高校成功备案“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2018年全国25所普通高校成功备案“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2017年全国5所普通高校成功备案“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我国高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教育教学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为了全面反映我国高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教育教学总体规模、行业地区分布状况及发展水平,促进高校大数据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2024年3月~4月,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针对全国已经在教育部成功备案“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252所普通高校进行调研,调研范围包括高校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师资力量建设情况、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情况、专业教材开发与人员投入情况、大数据实验室建设与运行情况、教学及科研成果、大数据实训基地服务能力、教师接受大数据知识培训的人数与次数、 举办大数据活动的次数及规格规模等十个方面,结合上述因素对高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教育教学实力进行综合评分,并最终以“排行榜”的形式向社会公布调研结果,以此服务国家大数据战略,引领高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发展。
本次调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根据媒体公开报道资料及问卷调查反馈,将当前高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教育教学总体实力分为四类:A类、B类、C类、D类。同时,每类分为三档, 其中,A类三档包括:A+类、A类、A-类;B类三档包括:B+类、B类、B-类;C类三档包括:C+类、C类、C-类;D类三档包括:D+类、D类、D-类。
“A类”表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高校之首。从排名结果来看,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分别排在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依托于中国人民大学的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设立,该学院拥有“信息资源管理”双一流建设学科,近年来重点布局数字人文研究领域。这种学院背景为该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研究环境。该专业强调数据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度交叉融合,培养具有信息资源管理、统计学、信息技术交叉背景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人才。这种交叉融合性使得该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备更广泛的视野和更强的综合能力;北京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结合了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这种跨学科融合使学生能够掌握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多方面的技能,并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解决大数据领域的问题。同时,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学生将有机会参加国际交流项目,与国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从而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上海交通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建设以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为主,同时融合了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知识的新兴交叉专业。该专业非常注重实践教学,通过与企业合作、项目实践、实验课程等方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专业紧跟大数据领域的前沿技术,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引入最新的大数据技术和方法。学生将学习到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等方面的最新技术,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入选A类高校还包括中央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郑州大学、长安大学、西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江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安徽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宁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山东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学湖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全国70所高校。
“B类”表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高校第二,包括西安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沈阳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江汉大学、济南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天津理工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西安邮电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全国60所高校。
“C类”表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高校第三,包括沈阳工学院、沈阳城市学院、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安徽科技学院、山东交通学院、唐山学院、淮南师范学院、青岛城市学院、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平顶山学院、南阳理工学院、武汉商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武汉学院、邵阳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南宁学院、桂林信息科技学院、沈阳医学院、大连财经学院等全国60所高校。
“D类”表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第四,包括湛江科技学院、广州商学院、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哈尔滨华德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江西科技学院、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山东管理学院、郑州财经学院、郑州西亚斯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武昌工学院、武汉工商学院、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湖南工程学院、广东培正学院、广州南方学院全国62所高校。
这是迄今为止,针对全国高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学科调查内容最全、规模最大、覆盖高校数量最多的排行榜。在年度会议上,将对入榜的在“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教育教学领域取得一定成绩和科研成果的部分高校颁发荣誉证书,树立行业标杆,促进专业发展、鼓励学科创新。
全国普通高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名主要依据:
●高校自身的品牌影响力(权重比例20%)
●高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师资力量建设情况(权重比例15%)
●高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权重比例15%)
●高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情况(权重比例10%)
●高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教材开发与人员投入情况(权重比例5%)
●高校大数据实验室建设与运行情况((权重比例15%)
●高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教学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权重比例5%)
●高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服务能力(权重比例5%)
●高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教师接受外界培训的人数与次数(权重比例5%)
●高校主办承办大数据活动的次数及规格规模(权重比例5%)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简称:高校联盟)是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曲阜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54家高校、企业共同发起,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迄今为止,联盟发展会员300多家, 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联盟由一批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教育事业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全国性学术交流服务平台。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担任联盟理事长。联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国家网信办等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联盟主要工作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
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全称是“山西省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经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23年10月在太原成立的第一批专业研究人工智能、赋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独立法人组织。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依托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及理事会资源,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系列文件精神和工作计划,将研究院打造成为山西省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示范应用推广平台,同时面向全国开展人工智能业务。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担任,院长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焦李成担任。研究院内设AI产业学院共建中心、实训实习就业中心、实验室建设中心、专家智库等6个职能部门。欢迎加入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专家智库,共同赋能高校AI人才培养及产教融合事业发展。
高校区块链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区块链专委会(简称:高校区块链专委会),是由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网安、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4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12月7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70多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纯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顾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字社会与区块链实验室主任蔡维德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斯雪明教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块链中心主任陈钟教授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区块链教育,为高校区块链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元宇宙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元宇宙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元宇宙专委会),是由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汕头大学、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市元宇宙协会、英伟达中国、海尔衣联网研究院、海豚大数据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全国20多所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2年11月5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与虚拟现实领域专家赵沁平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李伯虎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主任;清华大学信息国研中心可信软件和大数据部常务副主任邢春晓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任委员。目前已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30多家。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元宇宙教育、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元宇宙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为元宇宙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是由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印刷学院、西藏民族大学、河北金融学院、重庆财经学院、苏州城市学院、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百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6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4年1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姜旭平、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赖茂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吕本富担任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主任委员。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数字经济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推动产学研合作,为高校数字经济专业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