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人工智能有哪些风险?人工智能会不会带来失业潮?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进行至第二日。在主题为“人工智能与人类未来”的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与不同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实践者一道,展开深度探讨,为眼下的“科技热”提供了来自多元视角的“冷思考”。
实施以发展为导向的人工智能治理
2022年,ChatGPT横空出世,以其模仿人类产生文本、图像、视频、音乐和软件代码等前所未有的能力,标志着数字化进入新阶段。“ChatGPT把人工智能推进新阶段。”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信创海河实验室主任龚克表示,在技术上,ChatGPT依靠大模型和一系列技术组合,在相当程度上实现对于“语义”的把握,从而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将语义表达出来。这是重大技术突破。在应用上ChatGPT将人工智能推向了所有人,空前地拓展了Al应用面。
ChatGPT出乎意料的强大功能,在给人们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忧虑。“人工智能会出错、有风险。”龚克认为,人工智能的输出基于概率,就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确。对人工智能研发而言,需进一步解决可解释性问题,才能有效控制错误概率,真正走向可信。对人工智能应用而言,需要具备事实检验、伦理审视和风险判断的能力。“人工智能的风险大抵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不完善,可能产生事实的、伦理的和逻辑的错误。二是对人工智能的恶意运用。”
龚克
针对如何管控人工智能的风险,他建议,实施以发展为导向的人工智能治理,以有利于发展人工智能生产力为政策标准,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支撑人工智能伦理和安全的技术工具;大力普及人工智能,培养智能化时代的合格公民。同时,实施按风险分类分级的人工智能治理,根据不同的对象、场景等进行分类管理。此外,人工智能治理是全球多利益攸关方共同治理,人工智能治理和风险防范需要各国的合作。
人工智能带来社会分工重组
彼得·荣根
“人工智能就像一条河,海纳百川,它在流淌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吸收,产生新的创造。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德国荣根财团总裁彼得·荣根表示,在机器人的应用方面,中国走在世界前面。他指出,世界相当数量的机器人应用在中国,这些机器人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人工智能发展给就业领域带来什么样影响?“人工智能肯定会对就业造成影响,未来的工作岗位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会增加新的工作岗位。”有人担心人工智能的发展会造成工作岗位的消失,但彼得·荣根认为,人工智能会带来社会分工的重组和社会财富会重新分配。
人工智能不具有主体责任
“我们经常说人工智能没有办法代替人类决策,因为它现在还是一个智能处理信息的工具,只是在行为上在寻求统计的显著性。”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人工智能高层咨询机构专家组专家曾毅表示,自己并不担心产业的人工智能和科学意义上的人工智能,而是担心在人工智能应用时使用者放弃了人类应当承担的责任。比如使用一个脑机接口同时控制十几台无人机,这大大超过一个人的认知局限;又如用人工智能控制灾难性的武器。“这些不负责任的设计都在逃避人类原本应当承担的责任。”
曾毅
“我们不应该去混淆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界限。”针对人类与人工智能二者的关系,曾毅表示,虽然人工智能的交流方式非常拟人化,但人工智能系统不是一个责任主体,无法承担道德责任。他呼吁,我们不应当使得人工智能无处不在,应该是更负责任的、稳健的发展人工智能,并且适度的使用人工智能,才会使得人工智能的技术可持续。这种可持续才会使得人工智能的未来共享长远。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作林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