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印度作为一个火车大国,一直都对高铁念念不忘。然而,印度的高铁却始终一言难尽,工程进度聊胜于无。
这不,如今印度又打算花上亿元,从中国购买3.9万个高铁车轮。面对印度的购轮需求,中国网友直接表示:“先给钱再发货”。
话说我国会卖高铁车轮给印度吗?印度这次能否将高铁给建起来?
在此之前,咱们先来了解一下,高铁车轮有多难造?
根据有关数据来看,一节高铁车厢的重量,大概是50-60吨。至于这蓝鲸般的重量,则由4对高铁车轮承受着。可见,小小一个车轮,要承受的压力有多重。
除了抗压以外,车轮还得耐磨。毕竟高铁每天都要跑个几千甚至上万公里,如果耐磨性不强,估计早就被磨没了。
此外,像摩擦升温、热胀冷缩、裂缝等,也是车轮设计师需要考虑到的问题。
在材料方面,光是钢材,就极其考验一个大国的制造工艺。比如含氧量,就不得超过0.0002%。至于设计、铸造、组装等方面,就更加复杂了。
总之,要想打造一套合格的高铁车轮,要克服的困难不计其数。如果不严谨一点的话,很有可能就会酿成大祸。
遥想当初,德国就因为车轮问题,造成了一场悲剧。
1998年,在德国萨克森州,突发高铁脱轨事件,事件共造成101人死亡,105人受伤。至于事故原因,检测人员表示,是因为车轮质量不合格。
可见,一组质量能达标的高铁车轮,对于人们的安全是有多么重要。
回到印度这边。印度的火车事故本来就多,这已经成了印度人心里的阴影。现在又要造高铁,自然就得谨慎谨慎再谨慎了。
按照印度原先的规划,是打算从乌克兰那边购买车轮。
毕竟乌克兰继承了苏联大量的资产,仅次于俄罗斯,啥重工业技术都有。当初要不是没有钱,乌克兰连航母能造。如今再造个车轮,岂不是轻轻松松?
只不过,由于俄乌战争的爆发,导致乌克兰自己都缺原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法给印度造轮子了。
当然了,尽管乌克兰方面不给力,但印度是铁了心要造高铁。按照莫迪的野望,他打算在印度境内建设6000公里长的高铁线路,简称钻石高铁网。
这些很好理解,因为印度对高铁的需求太大了。印度铁路如今的总里程,只有6.7万公里。但印度每天都要跑1.4万辆火车,承受2300万人次的乘客,以及300万吨货物。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高铁来助力的话,那印度的铁路运输压力,就能得到减缓了。不然的话,到时候全是挂票,想想都刺激。
其实针对高铁这个项目,早在多年前,印度就已经开始实施了。那时候印度抛出高铁竞标项目以后,中、日、德、法等国,都来竞标。
期间,日本对印度抛出了一个无法拒绝的诱惑。日本承诺,会给印度提供5万亿日元的低息贷款,利息只有0.1%。至于还款时间,则可以延长到50年。
在建设过程中,日本还将采用全套的新干线技术,将印度高铁打造的无比奢华。
面对日本这个大礼包,印度自然喜不胜收。很快,日本便从印度那里抢走了高铁合同,而中国、法国、德国则只能闻讯而退。
然而,日本接下印度这个高铁项目后,瞬间傻眼了,因为印度居然让日本人去征地。足足1400公顷,全让日本人自己收。
听到这个要求以后,日本人头都大了。从2017年到2021年,征地进度才完成不到1%。原计划是2022年就把高铁建好,现在看来,这进度简直不忍直视。
对于这个困境,日本人退一步说道,要不就先修500公里吧?试试效果?结果修着修着,印度那边说贷款已经花完了。说是征地的时候,补贴给那些农民了。
总之,日本人给印度修高铁,一路上磕磕跘跘。整整6年时间,才修了10公里。自此,日本人终于决定放弃这个项目,谁爱接谁接。
面对高铁项目的停滞,印度也是愁眉苦脸。既然日本不行,乌克兰也不力,那就只好找中国了。
毕竟中国高铁的建设进度有目共睹,就算中国不参与印度的高铁建设,提供几个轮子也好。于是乎,印度便有了同中国合作的意向。
听闻印度这个想法,我方直接表示,印度需要先支付合同金额的60%,这样才能发货,否则印度就别想买这批轮子了。
按理说,就卖个轮子而已,又不是专程过去给人家修高铁,为啥咱们的条件还这么苛刻呢?
关于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到跟印度合作的黑历史了。近些年来,凡是和印度接触过的企业,都被坑出了阴影。
国内的一些企业,比如vivo、小米等,已经被印度玩怕了。至于国际上那些企业,比如福特、诺基亚、亚马逊、沃尔玛等,也遭到了印度的无差别打击。
印度不仅在商战上手段狠辣,而且还对许多驻印企业,提出了大量苛刻条件。
比如富士康、立讯、vivo、小米,在赴印之前,都接到了建厂的要求。假如不来印度建厂的话,那就别想在印度境内做生意了。
为此,这些企业只好捏着鼻子,招着本地员工,风风火火的把厂子建了起来。
当然了,印度这样做也很正常。毕竟印度目前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就业问题。而外资刚好可以提供这种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印度自然就对外资进行无限压榨了。
不仅压榨,还搞吞并。比如印度的塔塔集团,就拿下了许多外资的大量股份,进而操纵这些企业。
当然了,面对印度的“无赖”行为,也有部分企业做到了全身而退。比如荣耀和比亚迪,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
遥想当年,荣耀和vivo是同一时间进入印度市场的。经过多年发展,荣耀也在印度搭建了庞大的营销体系。
期间,荣耀还特意举办了一场花粉节。不出意外的话,荣耀还打算冲击印度手机市场第一名的宝座。
荣耀意识到不对劲,赶紧收缩在印度的业务,该卖都卖,该抛都抛。在2022年的时候,荣耀实现了稳定离场,把自身损失降到了最低。
还有比亚迪也是。一开始的时候,比亚迪曾打算去印度建厂,并投资10亿美元,在印度打造一条汽车产业链。然而,正在双方交付产品的时候,幺蛾子出现了。
当时比亚迪准备交付1000辆电动公交给印度。比亚迪表示,要印度先给全款,才能发货。但印度不同意,印度方面表示,要先发货,再给钱。
由于双方争执不休,后面只能继续谈判。这时印度提出另一个方案,说是可以先给首付,让比亚迪把货发过来。比亚迪听闻,直接拒绝。
第三次谈判的时候,比亚迪抛出一个方案,说是可以分四批次交易。比如给一批款,再发一批货,至于电池,等最后结款了再发。
听到这个方案以后,印度又发难了,表示方案不可行。到了这个时候,双方已经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
很快,比亚迪便做出决定,不发货了,也不去印度投资建厂了。直接放弃印度市场,爱咋咋地。
从比亚迪和印度的这场交锋战中也可以看出,在交易这块,印度始终扣死了“交货再给钱”这个逻辑。在这种情况下,诚意也就显得没那么大了。既然如此,谁还不多个设几个心眼?
老话说的好,吃一堑长一智。正是由于比亚迪和印度的交易如此拧巴,所以咱们在卖给印度车轮的时候,才要求印度先支付60%的定金。不然的话,依旧不会发货。
当然了,商战博弈是一方面,国际关系又是一方面。
众所周知,如今中印两国的关系,确实存在些许摩擦。从2017年洞朗事件,再到2020年加勒万河谷时间,中印两国之间的关系便急转直下。
期间,印度民间疯狂打砸中国电视机,印度官方也封杀了多款中国app。在这样一种气氛下,做生意又怎能不谨慎?唯有知己知彼,全面布局,方能百战百胜。
当然了,无论怎么讲,我国还是需要和印度在商业领域进行合作的,毕竟印度的市场潜力确实大。
如今印度拥有14亿人口,而且一半以上都是年轻人。年轻人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消费,如此一来,印度可谓遍地都是消费市场。
如果你不来印度市场抢蛋糕,其他国家也会来抢。毕竟欧美日韩的市场早已饱和,唯有印度市场还能开发一二了。在这种情况下,跟印度做生意,也就在所难免了。
正所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当这只猛虎真正被收服的时候,接下来的盈利就比较可观了。
信息来源:
环球时报【乌克兰企业无法履约,印度国产最快列车车轮改为从中国购买】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