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盖国强
最近在谈论中国数据库产品时,和Oracle对比似乎成为了一个潮流。反对者也是,总有人说,我们做了这么多产品、用了这么久,和Oracle还差多远?
差多远这件事,后面我找时间专门讨论。但是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转回当下,投向身边的邻居韩国,客观地看一看,我们和韩国的距离还有多远。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意外,我们和韩国,在数据库领域,到底是谁在前面?很遗憾,我认为,韩国在我们前面。
韩国在不同的数据库方向上,都有成熟的产品,并且在其国内形成了广泛的应用,具备成熟的产业链,韩国的本土产品采用意识极强,推动了自身数据库产品的成熟成长。
【P*TIME数据库】
最近在写作我的新书《数据库简史》时,我特别关注到HANA的历史,也因而关注到车相均(Sang Kyun Cha)教授的数据库探索历程。
在SAP官网上关于HANA的历史,记录着这样一段:P * TIME 的内存行式存储数据库,2005年,SAP 从 Sang Kyun Cha (车相均)教授手中收购了国立首尔大学成立的初创韩国公司 Transact in Memory。
SAP HANA 被车相均称为他的第三代内存数据库引擎。在此之前他已经研发了两代内存数据库产品。
第一代产品是在1990 年代,他领导开发了基于传统架构的第一代内存数据库存储引擎。在韩国政府提供的部分资金支持下,该引擎于 1997 年初交付给一家政府研究机构,并成为商用内存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在韩国电信和金融领域进行了大量部署。
第二代产品是P*TIME。车教授2002 年在硅谷成立 Transact In Memory 公司(2000 年在韩国成立全资子公司 TIM System),就是这个公司在2005 年被 SAP 收购。SAP 于 2008 年 3 月正式宣布将 TIM System 转变为韩国 SAP 实验室。
通过 SAP 的内部列存储 TREX,P*TIME 成为开发 SAP HANA 的基石,应 SAP 的要求,车教授领导了 SAP 在韩国的 HANA 开发工作。
关于这次收购,在很多描述中被称为“悄然收购”,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 P*TIME 在硅谷刚刚露头出来,就被Vishal Sikka(史维学)博士发现(Sikka于2002年到2014年就职于 SAP,曾任 CTO 一职),立马收入囊中。这笔收购应该价值不菲,但具体数据没有公开。
P*TIME 实现了许多独特的(因此获得专利的)架构功能:并行差分日志和恢复(发表于 ICDE 2001)、具有高速缓存亲和的索引结构(如发表于 SIGMOD 2001 的索引结构)、具有高速缓存亲和的索引并发控制与乐观的无闩索引遍历(发表于 VLDB 2001),以及以内存为中心的 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
当然HANA的最终成功,还和收购Sybase数据库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不可否则,韩国的数据库产品是HANA本初的基石。
【Altibase 数据库】
谈到内存数据库,韩国还有一个非常成功的产品是 Altibase 。
大约从 1991 年到 1997 年,"Mr RT"项目开始启动,这是一个内存数据库研究项目,由韩国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电子和电信研究院”负责实施。
2000 年 2 月,Altibase公司从韩国电子和电信研究所收购了这个内存数据库引擎,并于同年10月将该数据库商业化。2001 年,Altibase 将内存数据库产品的名称从 "Spiner "改为 "Altibase"。2004 年,Altibase 将内存数据库与磁盘驻留数据库集成,创建了混合 DBMS,发布了 4.0 版,并更名为 ALTIBASE HDB。Altibase 声称这是世界上首个混合 DBMS。
2005 年,Altibase和南大通用展开合作,后续开始与中国电信供应商合作开发计费系统,至今应该在某些电信系统中仍有应用。后来Oracle开始推广 Timesten 内存数据库后,Altibase的市场被侵蚀,慢慢淡出。
Altibase 于 2018 年 2 月开源。但是,Altibase 公司已决定自 2023 年 3 月 17 日起停用 Altibase 7.1 开源版,不再提供下载或使用。
通过互联网上的信息,感觉 Altibase 很可能也和 车相均 教授有关,但是就是没有查到资料证明,请知情的朋友留言给点反馈。
【Goldilocks数据库】
Altibase的故事还没结束。在 ALTIBASE 的基础上,后来由 金起焕先生 带领核心研发团队组建 SUNJE SOFT,开始研发分布式内存数据库产 品 Goldilocks("金凤花姑娘"之意),并于 2015 年发布第一个商用版本。Goldilocks的另外一个品牌是SUNDB数据库。
北京科蓝软件于2018年通过旗下香港子公司,通过7300万元现金,完成了对韩国SUNJESOFT株式会社的收购,以67.15%股权成为韩国数据库公司绝对控股股东。
【Tibero数据库】
谈完内存数据库,再谈磁盘数据库。
韩国有一家 Tmax软件公司于1997年成立,该公司在2003年推出Tibero数据库,进入企业级数据库市场。2012年Tmax进入中国,并与浪潮建立合资公司,于2015年11月,浪潮发布了 K-DB 11g 版本。
根据网上2014年的数据,当时 Tibero 在韩国和海外有600多家公司和1100多个项目,超过160个TAC项目,TAC(Tibero主动集群)号称是世界上第二个数据库集群技术,以前仅由Oracle RAC提供。
Tmax 的 Tibero 数据库和Oracle高度兼容,支持RAC集群(名称是KRAC),可以无缝迁移Oracle,浪潮的 K-DB 初期迅速赢得了一批客户的采用。但是浪潮早期引入数据库产品,主要是为了解决 K1 小型机的数据库支持问题,后来IBM小型机和浪潮合资之后,再加上一系列复杂问题,K-DB 渐渐淡出了用户视野。
虽然功败垂成,但是接触和测试过 K-DB / Tibero 的用户都知道,这款产品非常成熟稳定,兼容性强,曾经倍受期待。
【Encore公司】
除了数据库产品,韩国在数据治理、数据库监控和生态软件方面也具备完整的生态链产品。早在2009年,经由郑保卫博士,我得以和韩国Encore公司的李华植先生相识,Encore在数据治理方面具备完整的产品体系和大量的韩国成功案例。
也是通过这一次偶然的相识,我们随后合作将李华植先生的经典书籍《海量数据库解决方案》编译出版。
此后,2011年3月26日,云和恩墨还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组织了一次中韩数据库的技术交流会,下图是李华植先生。
在这次大会上,我也第一次和王珊老师见面交流。人民大学是中国数据库最早的发源地,王珊老师等于1999年创建的人大金仓数据库,是中国最早的数据库公司。
正是这样一次一次的交流碰撞,从学术到实践,将世界连接在一起。云和恩墨也在后面阶段性的战略投资了Encore公司的中国分部 - 恩核公司。
云和恩墨自身也自2011年起,逐步建立起以MogDB数据库为核心,以 zData 一体机为基础运行平台,以zCloud为数据库云管平台的端到端数据库解决方案。
【结语】
通过以上的回顾已经看到,中国企业在通过投资、并购,获得产品基础,开始增强自身实力,探索也早已起步。中国企业和韩国数据库企业的合作也早已经频繁展开。但是中国数据库最缺少的仍然是实践场景,只有当中国企业以国产数据库为首选时,中国数据库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
从长期来看,中国有全国聚集的数据基础设施,能够为数据库提供充分的应用场景,推动产品成熟和创新,中国的数据库企业,从一城一地,到全国市场,再到迈出国界,走向世界,也必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未来。
在国内,相信数据库企业的融资并购,也将在不久的未来不断出现,借助资本之力,整合产品和人才资源,从而铸就中国数据库的旗舰型企业,更加坚定地航向未来!
参考文献:
https://news.sap.cn/2021/07/072001/
http://kdb.snu.ac.kr/chask/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ltibase
https://github.com/ALTIBASE/altibase
https://www.aminer.cn/profile/sang-kyun-cha/53f46a37dabfaee02ada42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