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整合制造业:突破产业界限的挑战

发表时间: 2024-05-21 07:01

5月16日,2024华为AI+制造行业峰会在深圳举行。当前,智能制造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从国家战略布局和政策支持,到企业积极创新获取更大价值空间,中国制造行业正在积极拥抱机遇,迎接挑战。

工信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苏波在发言中表示,在新历史时期,需要加速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呼吁制造业企业与数智企业加强协同合作,从而推进新型工业化,达成制造强国战略目标。

A

华为首次提出解决方案、生态和人才“三个底座”

此次峰会上,华为首次提出以解决方案、生态和人才“三个底座”能力,加速制造行业智能化升级的新模式。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邹志磊指出,人工智能技术从产业进入制造行业需要打通断点,整合水平技术和垂直场景/数据,以联盟模式发挥各领域优势,共建行业AI生态。因此,华为提出了“三个底座”新模式:一是以自主创新的根技术和解决方案打造适合行业的算力平台和AI平台,从而构建出解决方案底座;二是深入行业场景,从标杆示范到行业推广,从好用易用的平台到生态赋能体系构建,从而打造出繁荣的生态底座;三是重视跨领域人才培养,打造以开发者为起点和终点的价值正循环,从而做厚行业人才底座。

华为还进一步提出了“架构优先、先易后难,化零为整,缓进急战”的十六字原则。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副总裁郭振兴表示,在AI与制造行业深度融合推进中,正确的架构能够节省投资,是效能最大的前提条件;围绕高频刚需价值大的场景率先入手,能够将行业共性能力事半功倍;聚焦“大模型+小模型”化整为零的建设模式中成为众多企业的期望;找到场景快速实现价值闭环,发挥飞轮效应是成功的关键。

作为我国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标杆企业,华为在此次峰会上发布了多项携手合作伙伴深入制造场景打造出的AI创新成果,同时由华为牵头、多家合作伙伴共同参与的制造业“人工智能创新产业联盟”也在会上宣告成立。此举不仅意味着AI赋能制造产业数智转型迈入全新阶段,也标志着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AI创新应用平台正式建立,切实推动AI技术融入更多场景应用,助力制造行业智能化水平跃升。

B

“人工智能和科学计算的算力异军突起 会重构整个生产关系”

如何理解AI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副总裁郭振兴在媒体交流会上表示,人工智能支撑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或者说是新质生产力里面重要的内涵,发展好人工智能是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生产关系的重要变革,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

郭振兴认为,人工智能可以通过产品智能化来解决企业产品竞争力的问题,这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而通过场景智能化,可以实现降本提效,以及在开发智能化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企业在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方面构建更加强的技术优势。

新质生产力将要“摆脱传统增长路径”。回头看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制造业强国,通过引入新技术、改进流程和工艺,再加上中国人的勤劳智慧,最后构建了规模经济的优势。

不过,郭振兴认为,未来30年,规模经济的红利将见顶,整个经济发展范式需要发生变化。而在工业领域,“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构建的新模式,对于企业来说,它的价值点不再是线状的价值构建方式,而是网状的价值构建方式,价值网上的任何一个点都是对外提供服务和变现的模式。

郭振兴表示,从生产力发展路径的角度来说,人工智能和科学计算的算力会异军突起,会重构整个生产关系。“十四五”规划提出,数据是第五大生产要素。在增加了数据和人工智能这个要素之后,生产方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类似“熄灯工厂”或者是柔性制造的方式会极大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可能会对未来的生产关系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新增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智能化,恰好能够解决少人、无人、高效、绿色的发展经济路径。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