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如何帮你找到可能认识的人?

发表时间: 2024-04-02 09:54

社交媒体给你推送过“可能认识的人”吗?

是否有过网上“冲浪”放飞自我,却被大数据推送给熟人的经历?

近日,“不要给我推荐可能认识的人了”登上热搜,各大社交App的熟人推荐机制也引发“隐私权”等争议。

越来越精准的算法,应该怎样“算”准用户的心?

A

只想安静“冲浪”

却被推给熟人

“我有一段时间尝试着做一名美妆博主,谁都没有告诉,结果还没发几条推文就被同事发现了……”

每当想起同事举着手机找自己求证的那一刻,市民小季都尴尬到“脚趾抠地”。“精修过的照片可以说亲妈都不认识,而且账号也是新注册的,不知道怎么就被同事发现了。”小季尴尬之余,好奇同事是怎么获取了自己的账号,追问之下才知道自己是用手机号注册的,出现在了同事的“通讯录好友”里,通过“可能认识的人”推荐到了同事的首页。

被“拆穿”之后,小季赶紧删除了发布的内容,还担心被上司发现认为自己不务正业。“我自己使用一些社交平台的时候,也会发现首页上推送‘可能认识的人’,其中有同学、同事甚至偶然加上的微商。”小季说。

市民卢佳祎是一名大学生,她也经常会在各种社交App上收到类似的提醒。她告诉记者,在收到这样的推荐时,她会点进对方主页看看是不是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凡是有分享过生活内容的账号基本上都能被判断出来,大部分人我在现实中也确实认识,但都不太熟甚至不太喜欢对方。”她说,跟朋友们讨论过这个话题,大家都表示这种“推荐机制”着实令人反感,还不知道怎么关闭。

“不想被认识的人刷到,成年人就不能有点发疯的空间吗”“我们只是互相添加了微信,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在所有App上都当好友”“陌生社交平台有陌生的社交原则,给用户留点隐私空间吧”……只想在网上安静“冲浪”,却被App自作主张推荐给现实生活中的熟人,这让不少人大呼崩溃。

B

网络、现实俩“人设”

被大数据无情拆穿

对一部分人来说,网络账号就像“树洞”,自己那些不想被人知道的情绪都会在“树洞”里发泄。然而有些社交平台却对“熟人社交”有种“执念”,不给这届网友一点“发疯”的空间。

“我觉得个人喜好是不适宜在工作场合公开的,它会破坏你在工作中给人的形象。”市民陈楠在一家互联网“大厂”工作,她告诉记者,从一名“工作党”的视角来看,平日里需要给同事或者合作方一种可靠的感觉,过多暴露自己私下松弛的一面,会面临对方不信任、不配合的风险。“因为我会在App上浏览或发布一些比较无厘头的内容,我不希望这些内容被我的工作伙伴看到,会破坏我在工作中塑造的比较严肃干练的形象。”陈楠说,如果她事先知道某个App有类似功能,她宁愿以“访客”身份登录App,就为了“隐身”,“私人时间很宝贵,如果在这时候我还要与不是很亲密的人社交,我会感到很有压力。”

像陈楠这样选择把现实生活与网络社交区隔开的人还有很多。市民赵先生认为,在现实中,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人们需要经营自己的形象。但在网络上,人们被赋予某种程度的“匿名”,就可以释放出一部分真实的自我来缓解精神上的压力,而这正是大家不希望被那些“被推荐的Ta”所看到的一面。

严肃的领导、八卦的同事、讨厌的同学、没有边界感的亲戚……现实中有太多的因素让我们无法时刻放松“做自己”,于是选择了网络这个“树洞”来安放“另一个我”。此时,无论是被推荐“可能认识的人”还是成为“被推荐的Ta”,都会有种被人掀开面具的窘迫感,“被冒犯”的感觉也随即产生了。

C

过度放开“权限”

被迫进入“社交圈”

近日“不要再推荐可能认识的人了”“推荐可能认识的人或是一种冒犯”等相关词条登上了热搜榜,网友们的一条条回复印证着这项功能带来的困扰——“不是‘或许冒犯’,是‘非常冒犯’!”

话题发酵的同时,有观点指出,这种推荐机制在令人感到烦躁的同时,还涉及App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问题。赵先生说,除了推荐“可能认识的人”,个别平台还会向用户推送互关好友关注的博主以及感兴趣的博文内容。例如,在微博首页的“关注”栏就会频繁出现“××与××关注了”“××点赞了”“关注××的人也关注了×××”等内容,让人不胜其烦,“我怀疑用户的隐私被过度利用,成了平台做推广的工具。”

赵先生说,现在,不少App都会要求获取用户通讯录、地理位置等权限,但其中一部分App却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私自收集、分析、利用用户个人信息。同时,大多数用户在注册账号时出于惯性会选择跳过冗长的说明并同意放开权限,导致“权限开放”往往处于默认状态,而想要手动关闭却操作复杂,部分App便有了机会钻空子。

业内人士表示,社交App熟人推荐功能主要基于通讯录访问、用户互动行为、第三方账号绑定以及知识图谱补全技术,简单说就是收集用户信息进行画像,然后根据用户画像作朋友推荐。如果用户授权了访问通讯录,平台就会将读取到的信息与其他用户进行匹配,并将匹配成功的用户展示在“你可能认识的人”列表中。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胡钢指出,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网络、通讯号码,都具有唯一识别码,都可以被网络经营者用于精准画像,“比如你和他人经常共同使用同一W i-Fi,就极有可能被判定互相认识。”

D

无论数据或情感

私人空间需要被尊重

面对“可能认识的人”,有人默默接受,有人无可奈何,也有人忍无可忍。曾有用户因“可能认识的人”功能,以侵害其个人信息权益和隐私权为由将某App告上法庭。

该用户称,自己在手机通讯录除本人外没有其他联系人的情况下注册登录某短视频App,仍有大量好友被推荐为“可能认识的人”,认为App非法获取、知悉、保存、利用其姓名、手机号码、社交关系、地理位置、手机通讯录等个人信息和隐私。该案一审判决认定该短视频App通过用户手机号向原告推荐了“可能认识的人”,并收集其地理位置、社交信息等行为侵犯了个人信息权益,但因上述信息不具私密性,Ap p推荐有限的“可能认识的人”,不构成对用户生活安宁的侵扰,故不存在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无论如何,平台应该尊重用户的个人选择。”有网友表示,为了降低被熟人认出来的风险,自己不得不选择注册新的账号甚至卸载App,但这本不是用户本人应该承担的责任。“社交App应该是一个让人们自由表达、分享生活的平台,而不是感到束缚的空间。在数字化和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社交App也需要一定的边界感,尊重用户的隐私和选择。”这位网友表示,互联网时代,无论是隐私数据还是个人情感,都应得到尊重,App打造“快速交友”“熟人社交”也并不能以侵犯个人隐私空间为代价。

记者发现,有网友表示,“可能认识的人”并非一无是处——通过可能认识的人,刚刚“触网”的爷爷奶奶联系上了年轻时的朋友、同乡。对于各社交App而言,如何不过度收集信息,如何让大数据算法更贴合人们的需求,是需要思考的命题。

受访者 王女士

我一般不会接受社交App给我推荐的人,因为我会觉得这有点打扰到我的个人社交,而且我觉得让我添加我不熟悉的人是不礼貌的。我觉得还是要加强对大数据的监管,社交App不应该这样冒犯用户。

受访者 孙女士

会收到这样的提醒,但我会删掉或者不理会。虽然我并不觉得冒犯,但加不熟的人为好友我会觉得很尴尬,而且我在网上的表现和现实也不太一样。至于App收集用户数据这件事,我觉得是无法避免的。

受访者 张先生

年轻的时候经常熬夜和朋友出去玩,但我现在44岁了,除了偶尔看看手机上的文章基本不熬夜。我觉得现在很多人存在失眠状况是因为社会生存压力大,很多年轻人对未来感到焦虑和迷茫才睡不好。我觉得要改善这种状况可以看一些有深度的书籍,不要太焦虑。

微观点

别把用户信息当卖点

工人日报

一项媒体测评发现,当前基于通讯录等个人信息向用户推送“你可能认识的人”已经成为不少社交App的标配,个别平台还会通过算法向用户推送关注信息、关联好友感兴趣的内容。同时,部分App的关闭推荐功能却形同虚设。

现在不少App都会要求获取用户的通讯录等权限,以识别陌生来电、屏蔽骚扰信息等。但同时也有一部分App在未经用户授权、未提醒的情况下,对用户通讯录信息私自上传、分析,进而匹配推荐“可能认识的人”,这已涉嫌对个人信息的不当开发利用。

法律规定,有关方面在收集个人信息时,除了要确保信息收集最小化和及时删除之外,还要在运用个人信息时保持慎重,尤其要让用户拥有关闭某些功能的知情权与选择权,比如让用户可以禁止将通信录信息用于推荐“可能认识的人”等。事实上,很多App都在协议当中给予了用户选择权,只不过相关文本过于复杂,让用户操作极不方便。

推荐“可能认识的人”可能只是个人信息被滥用的冰山一角,在数字化与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应用软件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如何更好保护个人隐私、更加合理利用个人信息是全社会面临的一道难题。将用户个人信息当卖点的行为,应尽早加以禁止,避免类似做法迎合了一部分人,却让另一部分人付出隐私遭侵犯等代价。

这种“用户思维”还是省省吧

中工网

“推荐可能认识的人”有无必要值得商榷,但更有价值的讨论,是App有没有必要收集如此多的信息,是否做到了合法、正当以及诚信。

App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应当遵循“最小必要原则”。但在实践中,何为“最小必要”常常是抽象化、概述化的,没有具体化、场景化的解释,很多时候都是企业在“自说自话”。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包括个人信息在内的数据已经被视为新的“石油”,用户个人信息的“产权”显然不能让企业来划定。有关部门不妨以此次争议为契机,对图片、通讯录、设备信息等个人信息的用途作出规范,把App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过度索权的“手”及时打回去。

从自动续费,到熟人社交,App以“用户思维”“为您方便”为名设计的功能,不少成为网友“闹心”的来源。这些案例都无比清晰地警示着,将用户工具化、韭菜化,必然招致嘘声和用户的“用脚投票”。

神回复

网友@你比我凶:我是来网上“发疯”的,不是来认亲的。

网友@奥特曼不经心kk:我确实认识他们,但是我对他们不感兴趣。

网友@陈-七-喜:我非常不想让现实中的朋友和亲人知道我在网上干了些什么!

网友@美則美-矣Ref:几乎所有App第一件事就是获取通讯录信息。

欣视界

尊重用户真正的需求

对于社交App的主流用户群体来说,或许作为“可能认识的人”被推荐给他人,会感觉到被“冒犯”被“扒光”,但对有些群体而言,这好像也不是坏事儿。

正如网友所说,爷爷奶奶一辈通过“可能认识的人”找到了曾经的朋友、战友。这也是在我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案例——奶奶一脸兴奋地举着手机问爷爷:“这是不是咱老家那个谁?”越发智能的算法,通过细碎的个人信息,穿越山海的隔阂,复原了他们本已模糊的记忆。似乎我的爷爷奶奶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的隐私被侵犯,反而乐在其中。

这么精准的算法,怎么会算不准用户真正的心理呢?

我想,推荐“可能认识的人”功能不必一刀切关闭,但作为平台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用户的不同心态,给用户足够自由、自主的选择权。如同尊重不同肤色的人种一样,尊重每个人内心真实的需求。这在伴随大数据技术让每个人实现“分身”的今后,也是十分重要的信任基础。

被冒犯或是被尊重,有时候就取决于是否设置了一个足够显眼的开关按钮。互联网能够让我们实现的多重表达权,一向被认为是进步的象征,不要因为一点私心和偷懒让它“变了味儿”。


记者:文/图/视频 曹雅欣

编辑:张钰

校对: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