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系统:深入解析

发表时间: 2023-12-10 09:22

一个人要建立自己有竞争优势的操作系统,还必须注重健康的身体,心智的提升,认知的提高、情绪的管理和思维方式的改进。

01


在前几天纪念查理·芒格的文章中,我有过这样一段思考:

我希望自己能理解逆向思维、换位思考、辨证分析的底层逻辑,

就是为了破除单一角度思考的方式,能让自己以系统性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有朋友反馈,你说的这个系统性思维太抽象了,能不能举一些具体的例子。

今天,我就把我在这一年的两个实际案例做个总结,分享给大家。

02

先说第一个案例--生命之花系统。

什么是“生命之花”呢?

就是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分为8个关键维度:职业发展;财务状况;个人健康;娱乐休闲;家庭关系;人脉资源;个人成长;自我实现。

这8个维度正好像一朵花的八颗花瓣一样,共同拼成了人生的美好图景。

为什么又能称为系统呢?

因为它们相互作用、又相互依赖,我必须清晰地记录下自己生命经历的全貌,并且及时地复盘和调整,才能做好结构性的平衡。

比如,去年的时候,我在职业发展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工作业绩不理想,曾经一度失去了目标感,甚至出现了焦虑和紧张等这些极端的心理症状。

现在从这个生命之花系统来看,是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关系出现了问题。

特别是个人的健康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时间不够用,就放弃休息,甚至牺牲睡眠时间;工作太忙,就不再锻炼,甚至为了工作拖延了就医的时间;为了追求更多的金钱与财富,不惜付出自己健康的代价。

所以,当下的我,不会只会关注那些外部的维度,比如,职业发展、财务状况、个人成长、自我实现等。

而是给自己的健康、职业、家庭、财务、人脉、娱乐休闲、自我实现等做一次全局性的盘点,让系统结构尽量保持平衡,而不是单点最优。

比如,我需要注重个人身体健康问题,所以我每周要保证五天,每天1小时以内的有氧运动。

还比如,我希望更加深化与家人的关系,所以我给自己制定的计划是每天都要与家人保持半个小时以上的交流与沟通。

总之,平衡的目标就是为了能让自己的“生命之花”开得更长久、更健康。

03

再来看第二个案例:做事闭环系统。

什么是“闭环”呢?

第一个概念叫做“有始”,就是事前要思考,要有初步的构思,要把模糊的事情提前想清楚,再有针对性地拿出行动计划。

第二个概念叫做“有终”,就是做事都要形成对目标的管理,对最终结果负责,拿成果说话!

为什么又能称为系统呢?

因为,在做事的过程中,初步的构思必定是不完美的,势必会发生不确定的意外、出现不如意的地方,严格来说是偏差。

这种偏差往往不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信息输入有局限,或者被灌输了虚假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演变的复杂程度会远远超过一开始时自己构思的范围。

所以偏差是必然,甚至犯错也不可避免,在必然有偏差的情况下,快速反应和及时调整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04

最后,总结一下:

当下的我更想提倡向内求,爱自己,选择大于努力以及系统思维。

特别是要让自己能从系统关系入手去思考问题,因为系统结构相互依存关系引起的问题才是本质问题。

如果我只是习惯性地单点切入,那么我就很难看到系统内部的运作规律了。

这也启发了我,在不确定的当下,对我来说,最重要的还不只是能力的提升,

能力只是我个人“操作系统”上的一个模块,光有能力,还不足以体现自己的竞争优势。

一个人要建立自己有竞争优势的“操作系统”,还必须注重心智的提升,认知的提高、情绪的管理和思维方式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