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系统投资框架:PLC与DCS的完美结合

发表时间: 2023-12-03 09:44

以PLC+DCS为代表的现场级工控系统由于其高壁垒、高集中度具备较高投资价值,从国产替代的核心逻辑出发,我们看好工控市场结构性增长。

▍PLC+DCS:现场级工控系统,制造业的数字底座。

发展逻辑上,工控技术发展适配工业规模的扩大,实现生产效率提升,我们认为其中用于现场的PLC和DCS有着较高的技术门槛、行业壁垒和投资价值。

PLC是高可靠性工业电脑,软硬一体化的产品,核心性能指标是计算、通信和存储能力。PLC的性能、可靠性是竞争门槛,而生态是护城河。PLC产品需要二次开发,开发工程师会选择熟悉的开发工具,工具又多与硬件绑定形成生态。西门子本土化生态培育做的更好,在国内市场份额大幅领先海外份额相近的罗克韦尔自动化。

DCS是系统级方案,商业模式为咨询与实施并举,三大下游共约80%皆为流程工业,生产环境恶劣,对可靠性要求比PLC更高,根据工信部《控制系统“一条龙”应用计划申报指南》,石油石化DCS平均无故障时间要求超过22年,因此行业进入壁垒极高,强者恒强,根据睿工业数据,以合同计,中国DCS市场CR5从2011年59.9%上升至2022年73.8%。

工控市场:PLC+DCS空间超250亿元,国产替代是核心逻辑。

PLC市场空间,根据睿工业数据,2022年我国PLC市场空间超169亿元,更有望带动数倍规模执行器市场。

PLC下游应用,PLC小型/中大型分别占比约50%,小型PLC多服务离散制造业,通过经销商卖给设备厂商;中大型PLC兼备离散与流程服务能力,直销或通过集成商服务制造企业。过去五年PLC市场空间增速较快,主要驱动因素为我国优势产业如电池、光伏等产能扩张。

PLC竞争格局,小型PLC通过绑定我国优势产业扩张产能,以专用方案替代海外通用产品,国产化率从2017年6.6%提升至2022年18.3%;中大型PLC门槛更高,格局集中,CR6超92%且全部为海外厂商。

DCS市场空间,根据睿工业数据,2022年我国DCS市场空间超86亿元,与我国工业地位不匹配,未来发展空间更大。

DCS下游应用,DCS下游三大行业即化工、石化、电力占比近80%,我国电力DCS市场占比相比海外较低,有提升空间。

DCS竞争格局,DCS垂直行业间壁垒更强,行业格局变化来自于案例积累相似,但 国产厂商通过更好的服务实现国产替代,国产化率已经接近50%。

展望未来:DCS国产化与周期共振,PLC有望迎来结构性机会。

小型PLC下游较为分散,短期上游CAPEX仍有压力,看好来自风电、光伏等我国优势产业的需求增长提速。

中大型PLC,大型PLC占产线成本比例较低,很难通过低价竞争方式突破,国产厂商目前处于案例积累阶段,期待有客户资源且客户信任度高的厂商在获取种子客户后,实现份额较快提升。

复盘历史,DCS多与行业Beta共振,看好火电扩容、DCS汰换和能源自主可控三大因素共振带来的成长机会;根据我们测算,扩容带来的增量空间有望达到28.6~32.0亿元,确定性较高;存量国产化替换带来的潜在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59亿元。

从落地预期来看,上海电气燃煤发电设备新增订单明显加速,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92%,赛道有一定的确定性。

风险因素:

1)火电扩容进度不及预期风险;2)下游行业景气度下行风险;3)标杆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风险;4)宏观环境回暖进度不及预期风险;5)国产化产品客户接受度不及预期风险。

投资策略:

PLC和DCS是我国持续强化制造业强国地位,实现工业自主可控必不可少的核心环节。我们认为近三年电力DCS市场有望迎来高速增长。我们认为小型PLC,专用替代通用趋势持续;看好中大型PLC方面有产品、有客户的供应商实现突破。维持计算机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