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颠覆传统刷题教育,学校该如何调整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 2023-10-27 09:25

ChatGPT的横空出世,让不少教育从业者感到紧张,专家也预言:教育是受冲击最大的领域之一。

这是因为,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信息储量,人工智能(AI)都远远超越人类,知识讲授型教育将失去绝对优势。那么,对学校而言,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才能顺应时代的挑战?

上海市平和民办学校总校长万玮提到,人工智能有三个要素:数据、算法、算力。而教育也有对应的三要素,分别是:经历与体验、思维与认知、体力与毅力。相应的,人工智能需要给机器投喂数据,学校应投喂给学生经历与体验;计算机需要算法不断改进,人需要思维与认知不断升级;计算机的工作靠算力支撑,人类工作靠体力与毅力支持。

从这样的对比之中,也可了解学校教育未来的方向。

2023年3月14日,当ChatGPT-4发布后,美国奥数队总教练、卡内基梅隆大学数学系教授罗博深兴奋地测试了一个晚上,在他看来,ChatGPT不像是一台机器,而像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其对人类的根本改变,将发生在教育领域。未来,刷题式教育将无优势可言,因为ChatGPT-4是现在世界上最会刷题的。其实,在刷题模式下,孩子也只会像一个机器人,而不像一个有智力的人。

学校教育者们也不得不思考,学生如果什么知识都不懂,但能够通过人工智能完成学习任务,那他算不算一个好学生?未来学校教育,应该给学生“投喂”怎样的成长动力与素养?

ChatGPT与传统教育的弊端,人类创新者却没有

其实,严格来说,碳基生命到今天为止,也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智能、什么是意识,虽然人类对自我的探究一刻没有停歇。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在他的《思考,快与慢》一书中提及,人类有两种思维模式,分别是靠直觉的快思考和靠理性的慢思考。前者主要由右脑负责,后者主要由左脑负责。

未来学家、趋势专家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一书中明确指出:21世纪是右脑的时代。他提炼出右脑的六大能力,简称为“三感三力”,分别是: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以及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儿童天生好奇心很强,想象力、创造力源源不断,直觉尤其突出,然而在传统应试教育体系的训练之下,右脑受到抑制,左脑不断加强。

当ChatGPT出现后,人类发现,自身的优势不在于慢思考的系统,而在于快思考的系统。

知名科普作家万维钢认为,传统教育和人工智能都有三个弊端:

第一,回报来源于管理者的认可。即,学生是不是好学生,由学校和老师说了算,而他们主要看你的考试成绩和听话程度。

第二,高度重视错误。以考试为核心的教育讲究“刻意练习”和“补短板”,你必须对自己的错误非常敏感才行,有错必改,知错必学。

第三,对教学范围之外,包括新事物并不关心。老师甚至会督促学生不要分心、少看课外书,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能集中注意力是个重大优点。

但是这三个弊端在那些创新型人才身上,无论是科学家、艺术家还是企业家,表现恰好相反。其一,他们的回报不是来自上级领导认可,而是来自社会、消费者甚至自己的认可;其二,他们并不特别在乎自己做错过什么,不太重视短板,他们更善于扬长避短;其三,乐于追逐新事物。

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育应该给学生提供“九种”食材

人工智能往往让教育者陷入一种矛盾:一方面,学校教育应该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点、数据、习题,以提升标准化考试的应试能力;另一方面,我们知道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孩子面对的不是各学科的习题,他们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那么,学校教育该投喂给孩子什么“食材”,才足以让学生直面未来的挑战?

我认为有九种学校教育应该准备好的“食材”。

首先,鼓励学生运动锻炼,强健体魄,我们都能预见到,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发展,未来人类的寿命会显著提升。

其次,鼓励学生读万卷书,学生要有博雅的知识。人工智能虽然善于答题,但前提是需要人类的提问。惟有博学才会带来知识迁移、融会贯通,才能问出高质量问题。

第三,鼓励学生行万里路,认识世界。就像张爱玲曾对此做过的浪漫诠释:“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所以要鼓励学生行万里路,有更多人际交往,才会有同理心,才会明白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四,鼓励学生接触人文艺术,培养学生的洞察力。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直觉与洞察力显得无比重要。对于顶尖人才而言,在某一个领域达到相当的高度后,想继续向上攀登,想象力、直觉与洞察力似乎更关键。

第五,鼓励学生打开格局和视野,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身边思维。马斯克认为,ChatGPT出现之后,教育最需要培养的就是批判性思维。因此要提升学生的格局视野,让他们学会多元视角看问题,以区分事实、观点与立场。

第六,让学生适当接触挫折和磨难,促使他们形成自我认知。人的成长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漫漫征途,该踩的坑,一个都逃不掉。

第七,让学生懂得爱与陪伴,培养健全的人格。在我看来,一个普通家庭能给予孩子最大的财富,就是爱、陪伴、善良、平和与感恩。

第八,让学生尝试选择,培养他们的兴趣特长。学校教育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去尝试与选择,以培养特长,发现天赋,孩子将来从事的职业既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又是自己的天赋所在,这一生就一定会丰富多彩。

第九,为孩子树立榜样和示范,促使他们使命觉醒。人生路上,去向何方很重要,与谁同行更重要。我们常常因为身边的同伴鼓励、贵人相助,才会有天使命觉醒,明确这一生的方向。

学校教育从业者面临的现实情况是,既要培养能应试的学生,又要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平衡?孟子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真实的创新并非自上而下的执行,而是自下而上的涌现

未来人类终将与AI共存,我相信人类有智慧驾驭AI,与其它重大科技革命一样,AI只是一个工具,它能放大人类的能力,让人类更强大。

2021年寒假后的校内开学演讲中,我对全校教职工引用了人生与世界的两个隐喻:镜与灯。镜显示真相,灯指示方向。

物是镜,心是灯。这是哲学家的观点。你以为看到的是真相,实际上是你心灵的投射。人生本质是镜与灯的互动。

孩子是镜,家长是灯。孩子是镜子,暴露的都是家长的问题。家长不要试图也做一面镜子回击,而要向内看,反思自己,做一盏灯,照亮孩子前行的方向。

现实是镜,理想是灯。无论现实世界如何艰难,理想之灯不灭。

科学是镜,艺术是灯。真正顶尖人才都是文理兼备,左脑右脑同时开发,快思考与慢思考两个系统贯通。

AI是镜,人类是灯。喂养AI的数据,都是人类制造的。技术可以改变,但物理学与信息学的原理和极限无法改变。AI再是巧妇,也做不出无米之炊。

学霸是镜,学渣是灯。这是我的一个洞见。AI非常能理解学霸的思维,经过一定的训练,可以获得稳定的好成绩。AI与学霸是同类,却十分难以理解学渣,再怎么投喂,也没有好的产出。

万维钢老师曾说:“当一个复杂系统复杂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超越系统元素简单叠加的、自组织的现象。比如单个蚂蚁很笨,可是蚁群非常聪明;每个消费者都是自由的,可是整个市场好像是有序的;每个神经元都是简单的,可是大脑产生了意识……”

ChatGPT3.5有超过1000亿个参数,后续迭代的版本还会有指数级的突破。这也是科学家为什么担心AI有一天会产生自我意识的原因。因为,ChatGPT出现了“涌现”。

“涌现”本身就源自于生活。生活如此复杂,依靠理性主义,人类取得了文明的极大进步,然而,AI似乎也能认知和理解这个世界,用的是一种人类不能理解的方式。

我理想中的学校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水土丰美,百花盛开,不时会有新的事物涌现。教育的主题是生活,生活的主题是涌现。面对涌现,有人拥抱,有人抗拒。平和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平而不庸、和而不同”。涌现就是“不同”。真实的创新并非自上而下的执行,而是自下而上的涌现。

作者:万玮(作者为上海市平和民办学校总校长)

编辑: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