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真的过时了吗?现在学习还有必要吗?

发表时间: 2023-03-10 11:21

别说Java,前端、python、C、C++,哪一个没被提过“凉”?

归根结底问题始终都只是一个:人确实改变了行业标准,但是人才过剩并不会造成行业衰退。

不可否认,现在Java技术栈相比前几年确实被不断拉长,难度也不断升级,从业门槛大幅度提升,甚至表现出初级人才过剩,相反,这只会不断提升行业发展潜力,因为优秀的标准在大幅度提高。

举个简单的例子:

一个岗位只有一个人投递,投递即录用;

一个岗位只有两个人投递,投递即竞争;

一个岗位超过两个人投递,投递即分层。

用人单位会通过各种可视化的标签对候选人进行一层一层分层筛选,不断优化原有标准,对很多人来说直接的结果是——高门槛,也就是所谓的“卷”和“人才过剩”。

行业还是之前的行业,一旦竞争人数增加,就意味着大量人才过剩,这时候如果把大量人才过剩归结到行业衰退就明显在推卸责任。

其实问出这个问题也确实有原因的,这几年关于计算机行业的讨论也却来越多。按照互联网的逻辑,主要有以下几种证明它“火”的证据。

每年校招都会把“计算机天坑”多次“翻新”并提上日程

每个月都会被各大网络平台不定时推上热搜

每天都会有人骂培训坑人

每次只要对着手机说几次代码,就会频繁弹出来“高薪”“失业”“程序员”“计算机”的消息通知

.......


造成这种现象到底谁的错???从行业发展到现在也并没有出现明显Java岗位缩招的情况。

而且也有很多现实的例子都在影射Java,比如很多Java开发岗一个空就会有成千的人在投简历,还有一个很常见的情况,这些投递的简历里至少六成都是培训的影子,剩下四成里还有一部分“伪装”比较成功的……

所以也真的很难判定是行业造成的现状,能看出来的只是越来越多的人。

接下来,回到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相对低端岗位的“人才过剩”。


要想做到不过剩,唯一的办法就是——充分体现自身价值。


换个例子,当大量人工智能产品流入市场时,流水线作业一定会是第一个被改变的,因为与其花费大量的金钱放在很容易出现问题的劳动力身上,还不如交给智能化的机器,它能得到的绝对是成百倍的正向产出。这时候的“人才过剩”只是一个最合理、最常见的现象。

计算机行业也同样如此,当具备足够独特性、足够价值度的时候,受人才过剩影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时候彼此的利害关系是人影响行业,或者换句不太恰当的话来说,到你孙子辈退休的时候,这个行业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这时候再问是不是行业的问题,就会显得太无知了,把自身能力搞起来,才是提升自身价值的唯一途径。

最终能够影响只会是自己“饱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