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AIGC的两种观点解析

发表时间: 2023-12-11 10:22

近期,人工智能(AI)的风靡无处不在,线上关于这一主题的讨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在此,我之于 AIGC 的看法也需明述。我将人们的视角分为两种:一种信奉 AI 是全能的,未来几乎无所不能;另一种则是认为 AI 虽然取得了一些突破,但离真正实用仍有相当的差距。

第一种观点多是基于媒体对 AIGC 能力的过度放大和美化,以至于如 Google 发布的 Gemini 如此颠覆性的技术,在广告宣传中都被塑造成强大无比,让很多人误以为AI已经临近人类的智能边界。在这种无定锚点的幻想中,人们开始以为AI是全能的,完全可以应对未来的种种挑战。在此情境下,人们对 AI 的到来满怀期待。

然而,另一种对 AIGC 的态度则偏向悲观,甚至保守乐观。人们认为当前的 AI 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强大水平,离真正的人工通用智能(AGI)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一种看法往往源于 AI 研究领域的专家之口。

个人而言,我理解这两种观点。盲目乐观或者过于悲观都是有失偏颇的。在当前 AIGC 高速发展的阶段,几乎每周都有最新的科研成果公之于众,让人热血沸腾。每个新的突破都能创下“有史以来最强”的记录,然后又被下一个“到目前为止最强”的科研成果所取代。

AI的技术更新不仅满足了社会进步的需要,更在满足资本对于科技进步的渴望。从资本市场对区块链的青睐,到大力推崇元宇宙,再到现如今的人工智能,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次的资本博弈最终都推进了技术的前进,从而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甚至有阴谋论称 Meta 的 LLaMA 是故意泄露的,目的是为了引发了“羊驼爆发”,为AI开辟更多的可能性。有人甚至将 LLaMA 的开源比喻为 Linux 系统的发布!

回到人工智能这个话题,我们必须认识到,尽管大型模型在AI搜索、智能问答、文本生成、代码编写、语言翻译等领域具有强大的能力,但目前仍未有能够落地的杀手锏级应用场景。我们常常对未知的可能性充满期待,但对于我们的下一步走向,或者是否走对了方向,往往只能保持怀疑。想要明确走向成功的道路,还需要衡量AI最终能否为社会和资本带来价值,是否能真正推动,甚至引领变革。

第二种观点并非无稽之谈,因为事实上,AI的力量确实还没有达到视频中演示的那般高度。若脱离特定场景,AI的灵活应对能力仍然有待提高。然而,被资本热烈追捧的科技进步正以强大之势推动人工智能前行,作为个人或公司,我们无法对此视而不见。我们只能积极应对AI带来的问题和挑战,认清技术现状,并有节奏、有目标地迎接科技带来的巨大变革。

在未来,无论是手机电脑,还是汽车飞船,AI将无处不在,它将成为你的私人助理,甚至改变许多商业模式和行业。尽管有些职业或行业最终将被 AI 取而代之,但AI也会创造出新的行业和职业,使科技进步的旋转轮回如同千百年来的人类科技交替演进一样,永不停歇。

因此,我对未来的准备包含以下几个方向(由于内容长度的原因,就不对这七点一一描述了,等有时间我会专门解释):

  1. 形成方法论:让 AI 按照你的方法去工作。
  2. 提高“审美”能力:需要在 AIGC 之前理解技术优劣,提升语境识别力。
  3. 掌握快速学习能力:例如,如何编写 Prompt ?如何运用 AI 工具?
  4. 形成危机意识:积极拥抱AI,实施思维转型(AI原生)。
  5. 了解AI的原理:训练简单的模型并应用。
  6. 项目实践:将AI应用在现有的项目上,AI+现有的项目。
  7. 保持关注:定期更新 AI 知识,因为 AI 变化是在是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