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开发热潮背后的浮躁现象

发表时间: 2016-02-17 17:33

互联网+移动端的崛起,使得大量开发者涌入移动开发,快速的概念和产品迭代,带着那么点疯狂,薪水也跟着疯狂。

移动开发有门槛低,易上手的特点,稍微培训下或者指导下做个1年就可以达到能搞定99%的产品了,越是容易的事情,人就越浮躁。

我带了4个徒弟,从大四实习期就来公司了,公司是外包转自有产品混合开发,项目非常多,有丰富的实战项目让新手去施展身手,4个小伙伴很快就成长了,从UI到动画,从数据库到即时通信,音视频到会议等等。以最快的速度成长了起来,经历了标准化和代码规范化,什么MVVM最好的技术,全部都用上,代码也整齐得一塌糊涂。接下来问题也开始暴露,典型的浮躁,如同《星球大战》中的绝地武士经历了成功后迷失了自己,堕向黑暗。1位伙伴觉得移动开发太简单失去了乐趣,转而去做了Python。一个伙伴想去尝试下电商领域,一直惦记着蘑菇街。其它伙伴也陆续有了这种想法,觉得现有技术到达了瓶颈,想换个环境。移动组似乎开始暗流涌动,HR开始着急。

公司有14个移动开发成员,包含安卓和iOS,说真的,谁的去留都不是那么重要,对于我而言,只要项目一直保持高密度流水,实习生两三个月时间依然可以成长成1年经验该有的样子,而1年经验的和3年经验的水平上没太大的差距,简单的说,移动开发,就是这么简单,就那么点东西。后面拼的就是心态和责任心,我能看到很多年轻的程序员们总是非常即刻地想要学习新技术,觉得自己停留在某一阶段一会会就觉得危机感很重或者失去兴趣,回头看看,手上负责的项目其实还有很多细节可以提升,对产品的重构和代码精简也依然有很多事可以做,这些真正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程序员应有的属性,在年轻的程序员身上当然也不会有太大的指望。我和HR说,刚毕业的年轻人,需要给他们时间去自我纠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你不能去随意定论别人选择的对错,所以不如静观其变,能留下来亦是好的,要去大世界看看我们也应该祝福。我和CEO聊天中也说,公司应该要乐于接受员工的流动性,骨干成员要相对稳定,其它成员应当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不但不要担心程序员的去留,而要期望程序员按照一定比例来流动。

目前的行情,程序员从0开始,基本可以保持每年20%左右的涨薪幅度,一个1-3年经验的程序员的工作有可能被一个实习了大半年的实习生替代大部分,换句话说就有些工作,实习生、初中级、高级开发去做时间和效率上没太大区别,那就有必要去考虑人力成本的问题了,公司不需要养着太多每年伸手需要20%涨薪但技能提升已经很少能提升的初中级程序员。

接下来问题就清晰了,对于移动开发,给谁机会,谁就能迅速成长,通常让一个猿主负责几个项目就能迅速成长起来,作为移动开发负责人,我会给怎样的猿主负责的机会呢?或者哪一类人不会委与重任?

——排除培养——

A:心活的,从里到外都是个活跃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处女座、摩羯座的猿容易得到好评,大概是性格使然吧)。

B:非常在意薪水的,把薪水放在第一位的,提出和自己能力不相符的期望,不得不说家庭经济会潜移默化影响一个人对薪水的在意程度,身边不少家境还可以的对薪水相对不那么敏感,只求工作开心有意义即可,而往往这样的猿公司会主动给他加薪提岗。

C:性格带有攻击性、好争辩性,不认可公司产品的(简单的说就是情商低,对公司产品可以适当吐槽但是不要诋毁或者宣扬不看好,不喜欢可以换一家)。

D:完全兴趣驱使工作的,凡事都抱着兴趣使然玩玩看的,还没有做好移动开发就折腾其它各种语言的,OC还没有征服就想着要学swift的。

——纳入培养——

A:把自己工作能力和成果放第一位的,例如我会问某位猿你对现在薪水有什么新的期望,他回答说现在的薪水符合我的能力,等我进步了再说吧。

B:产品良品率高的,每周迭代的输出良品率高的能表现出这个人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做技术开发未必是技术越牛逼越好,技术就那么点,可贵的是态度和责任心。

C:性格稳定可靠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折射出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做领导的都能看出一个人是否适合承担重任。

当然我讲的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主观性,不一定全部都有参考价值,权当分享给移动端开发的同行尤其是刚入移动开发的年轻的伙伴们。虽然年龄注定了20几岁的猿不一定有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情的觉悟,也没有人规定稳定就一定代表是好事,有时候在不同行业背景间游走反而能增加开发广度。希望能给浮躁的空气降降温,故写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