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游戏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发表时间: 2023-02-17 23:31

近日,游戏行业暖风阵阵。

作为行业的风向标, 2022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于近日在广州黄埔举行。游戏未成年人保护进入新篇章、出海长期向好趋势未变、游戏价值被重估、游戏科技带来共振效应…….其所释放出的信息,让业界为之一振。

利好之下,2023年的游戏行业还有哪些可能?

承压蓄力,但仍有望触底反弹

对游戏行业而言,2022年是艰难的:无论是整体经济下行、玩家付费意愿下降,还是资本信心不足、投融资遇冷,都给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多个游戏项目宣布解散或停运,裁员潮再次席卷而来。

数据显示,去年国内市场销售收入和用户规模、自主研发游戏销售收入、移动游戏销售收入等同比均有下降,游戏用户规模继2021年增长明显放缓之后,出现近10年来的首次下降,产业发展进入存量市场时代。“我国游戏行业正处于承压蓄力阶段”,针对2022年的游戏行业,《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如是总结。

*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图源:《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

*中国游戏用户规模及增长率,图源:《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

不过,尽管2022年游戏产业数据较为惨淡,行业从业者对未来仍充满希望,正如完美世界 CEO 萧泓在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所言,“很多人看过 2022 年行业数据都觉得挺悲观的,但没人说这个词。”

近日,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年会在广州黄埔举办,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透露,参会人数超过2700人,较往年几乎翻倍,而现场更是座无虚席。他指出,“通过这次爆棚现状,能感受到2023年是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如果这个产业大家没有看到希望、看到机会,不会形成这样的态势。”会上,腾讯公司数字舆情部副总经理高大为也感慨道,“穿行在各个论坛之间,感到了一种澎湃的热情,仿佛听到游戏超级引擎发动和轰鸣的声音又响起来了”。

而经历了“寒冷”的2022年后,各大游戏企业对2023年也有了更多的期待。“利空出尽,触底反弹”,盛趣游戏副总裁谭雁峰用8个字概括了他对行业未来的展望;完美世界CEO萧泓指出,游戏行业已经进入下一个阶段,仍有很多值得从业者深挖的价值;祖龙娱乐执行总裁吴盛鹤则表示,随着版号的发放,很多游戏大作已经蓄势待发,今年将会是竞争激烈的一年。

据统计,自去年恢复版号发放以来,今年已累计发放2批次共180余个国产游戏版号,除了腾讯、网易等大企业外,不少中小厂商也有所收获。其中,不少拿到版号的游戏企业已跃跃欲试,准备在今年大展拳脚,例如,腾讯在今年1月获得版号的已经宣布定档2月,全网预约用户突破7000万;网易生存射击手游《超凡先锋》在1月开启了“棱镜测试”;米哈游新作《崩坏:星穹铁道》也已于近日开放付费测试,预计将在4月上线;祖龙娱乐旗下新获版号的女性向游戏《以闪亮之名》也计划于上半年在国内上线……

此外,《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也透露较为积极的信号,“游戏产业从行业资源到用户消费意愿与能力,都有望迎来触底后的反弹”,并指出坚持高质量、精品化发展,深耕细分化、差异化赛道,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中国游戏行业突破困境、健康发展重点。

出海不可逆,需寻找新增量

近年来,随着国内游戏市场“蓝海”不断缩减,走出去俨然已成为游戏企业的“必答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出海作为重点发展战略,出海游戏产品增多、出海区域也不断拓展。

同时,国内游戏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73.46亿美元,较2014年30.76亿,8年内增长超4倍。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介绍,自研游戏海外收入已经连续四年超过百亿美元,在国内市场收入里也能占到大约1/3左右的份额,这样的成绩说明,国内企业在海外是做得不错的,这是真金白银的认可。

*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增长率,图源:《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

不过,2022年以来,游戏出海面临的外部不稳定因素增多,如国际环境变化、海外法律政策变化、海外渠道、海外税务问题等。在全球游戏市场规模下降的大环境下,2022年我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也出现了2018年来首次下降,同比下降3.7%。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厂商涌进出海赛道,出海竞争愈发激烈,买量成本持续上升,利润率降低,海外游戏市场也从蓝海“卷”成了红海。

然而,“游戏走出去的选择是不可逆的”,在越来越拥挤的海外市场中,国内游戏厂商应如何挖掘新增量,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指出,2022年中国游戏企业出海过程中虽面临或多或少的挑战,但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中国游戏在海外市场仍然具有发展空间,在一些新的领域出现发展机遇。一方面,中东、非洲、东南亚、拉美等地区的新兴游戏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有望成为中国出海游戏的增长点,另一方面,IP改编游戏、休闲类游戏等游戏产品的分赛道上存在着游戏出海的发展机会。

另外,在13日的游戏出海与营销论坛上,本地化、内容创新、长线运营等关键词也不断被提及。“虽然出海已经是红海,有很多困难,但是它依旧是有着几十亿用户的超级大市场,机会还是一直都在的”,冰川网络副总经理董彬表示,如果一直做好产品,把体验做好,把品质提高,在出海上依旧拥有很多机会。

三七互娱产品副总裁殷天明指出,国产游戏在海外市场已经进入了拼品质、拼创新、拼精品的时代,出海企业必须从“摘果子”转变到“种好树”上,在深入本地化、产品创新与持续更迭、精细化发行与运营三个方面发力。星辉游戏副总经理仲昆杰称,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游戏产品长线运营的重要性陡增,要让游戏跑得更长、受众更稳定,就做好内容迭代、本地化、布局深耕、交叉推广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作为文化载体,游戏在出海的过程中也肩负着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使命。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表示,当下已经成功走出的精品游戏吸收了大量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在国外市场形成了非常好的传播作用,也为下一步如何更加精准有效地拓展海外提供了帮助。有企业指出,有独特文化属性的游戏产品能够延长玩家在游戏中的游戏黏度,更好地吸引用户,降低用户引流的成本,与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结合将是游戏开发未来趋势。

“出海躺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2023年出海企业将如何把握住新的增长点,直面挑战?值得期待。

科技属性凸显,潜在价值仍待深挖

关注科技圈,不难发现,最近风光无两的不止ChatGPT,还有游戏科技。

在2022年游戏产业年会上,游戏的科技属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无论是游戏再认知论坛,还是游戏+、科技共振论坛,都绕不过游戏技术价值话题。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指出,近年来业界正逐渐形成共识:游戏作为复合型的文化内容产品,既有天然的文化属性,也有着深厚的科技属性,并基于这两类属性,正在不断丰富其经济属性,成为支持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驱动器。

从业界的探讨中,也能清晰看到,游戏的科技属性在其他多个产业领域大有可为,并带来了令人欣喜的共振效应,例如作为完美试验场反哺前沿技术、“破圈”赋能促进数实融合、与科技基础领域建设尤其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共振等。腾讯互动娱乐副总裁张巍表示,随着数字与信息化技术的加速发展,今天的电子游戏正在成为一个超级数字场景,游戏产业的“文化”与“科技”属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

而据《游戏科技能力与科技价值研究报告》,62%受访者认可游戏科技对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81%的受访者认同游戏促进了AI技术的发展,91.4%的大众调研者认为游戏科技对实体领域有推动作用,81%的行业受访者认可游戏产业的人才供给和就业容纳能力。同时,报告还提出了两个令人振奋的展望:一是未来游戏将引导更多科技创新穿越“死亡之谷”,提高新技术存活率;二是游戏将成为启发更多科技创新的基础环境,催生更多“意外之喜”。

毋庸置疑,游戏的科技属性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与肯定,正如敖然所说,“游戏作为实现科技强国的重要助力,价值愈加凸显”

提及未来游戏行业应如何更好地释放游戏的科技效能,带来更多的共振效应,敖然提出了三个关键点:推动前沿技术创新性突破、助力其他社会领域发展以及加强科技行业人才储备。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杨芳也表示,未来游戏要在服务科技创新上取得新成效,更好地发挥游戏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的作用,加大前沿技术研发投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助力科技攻坚。据其透露,今年中宣部将实施“网络出版技术创新发展计划”,重点推动虚拟现实、感知交互、游戏引擎、动作捕捉等网络游戏底层技术创新突破,推动元宇宙、数字孪生、云游戏等新业态拓展应用。

不过,游戏背后的潜在价值远不止于此。

人民日报曾发文称,游戏已经成为对一个国家产业布局、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业,其潜在价值值得进一步重视和深度挖掘。不少游戏企业在年会上也坦言,游戏产业尚未真正释放它在数字经济中的价值,“重估”游戏价值已是大势所趋。

“通过此次年会,大家或许可能已经感受到,游戏将成为未来许多经济现象的一个起点。它已经超出游戏原来的固有形态开始进行跨域跨界,与各个领域产生联动,有广泛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表示,游戏企业应着眼于行业发展大局,把游戏的正向社会价值多层次多维度发掘出来,助力游戏行业用更加多元多样的社会效益,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作出一份独特的贡献。

针对未来游戏行业的发展趋势,年会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曾这样总结:中国游戏产业是文化领域的新兴力量,未来发展将迎来更大机遇,游戏产业将更加坚定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将更为生动地讲好中国故事、将更高水平地与技术创新相融相成。

2022年的低谷已过,2023年游戏行业能否见到“彩虹”?一起拭目以待。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网络内容生态治理研究中心

采写:罗韵

数据来源:2022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