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计算机网络物理层通信的实现过程(基础篇)

发表时间: 2022-01-24 21:01

首先我们讲物理层基本概念

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就可以得知,物理层就是以硬件设备和传输媒体上的通信。叫做物理层通信。由于现在这互联网的设备制造厂商的不同所用的协议和服务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为了方便每个设备的正常通行。那么用于物理层的协议常称为物理层规程。——也就是物理层的相关协议。

那么物理层有哪些特性呢?

机械特性 就是标准化的规定接口接线器各种插件的种类形状和尺寸。更加标准化的普及,方便不同型号的设备进行通信传输。

电气特性 指明在接口电缆上的电压范围。

功能特性 指明某条线上的出现某一点评的电压意义。

过程特性 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物理层传输的传输介质是比特流,那么我们在物理层所要探究的就是如何加快比特流在传输介质中的传输。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点

下面我们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数据通信系统。如果有两台计算机用电话线在用公用电话网络进行通信是如何经行的。

首先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以分为三大部分,源系统(发送端或发送方),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和 目的系统(或接收端,接收方)。

原系统一般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1.源点 源点设备生产出来要传输的数据,从计算机的键盘输入的汉字,计算机产出的数字比特流。源点又称为源站或信源。

2.发送器 通常源点生成的数字比特流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够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一般发送器就是调制器。现在很多调制器都在计算机内部。用户看不到的。

目的系统一般也分为两个部分

1.接收器 接收传输系统传来的信号,并把它转换成目的设备可处理的信息。接收器也是解调器是把传输过来的数字信号解调成设备可读取的数字比特流。

2.终点 终点设备就是把接收器获取传送来的数字比特流,最终通过显示器转换成我们看的懂的汉字。

这里要强调一下,一般从源系统传输到目的系统的传输系统可以是简单的传输线,也可以是复杂的传输网络。

那么我们传送的信息一般是消息。消息分为语音,文字,图像,视频。我们数据运送的就是这些实体的信息。

我们传送的信息在链路上就是以信号的方式在传输媒体中经行传输的。那么我们信号就有以下两种模式。

模拟信号,或连续信号——模拟信号可以理解为电信号的不同频率的振幅,通过这种方式经行数据的传输。

数字信号,或离散信号——数字信号可以理解为是计算机二进制0或1开关所产生的信号流。不同波形代表不同的信号值,我们称之为码元。但始终表示0或1的二进制状态。

信道的基本概念

我们在这里要区分两个概念就是,信道电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信道一般是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因此,一条通信电路里面,包含一条发送信道和一条接收信道。

单向通信 又称为 单工通信就是只用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无线电广播和有线电广播以及电视广播都属于这种。

双向交替通信 又称为 半双工通信,就是说可以实现双方交互通信,但是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和双方同时接收。可以一边发送一边接收。需要有等待时间,过一段时间又可以反过来。由于半双工通信是在一条电缆上进行传送数据,发送与接收信号是不同的振幅才能保证交互通信。如果双方同时发送数据流,由于发送方的信号振幅相同就非常容易在信道中出现碰撞冲突而导致的数据丢失,所以不能同时进行双向同时通信。

双向同时通信 又称为 全双工通信,就是说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显然同时通信的传输效率大大提高。

内容详细建议收藏,后续内容持续更新中。。。

内容仅供参考,详细内容已书本为准。如有不足,麻烦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