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人工智能,就是理解人类的本质

发表时间: 2023-12-05 09:34

开始写“碳铁之战”系列是在2011年,人工智能还不像现在这么热门。当时,我已经看过很多关于人工智能的科幻,其中不乏非常优秀的作品,但我总觉得不满意,觉得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被写出来。这就是我写“碳铁之战”的原因。但要如何写,才能推陈出新、与众不同、不落窠臼呢?


摆脱人工智能的刻板形象


在科幻里,人工智能通常有两副面孔:要么如同恶魔一般,是纯粹的恶,它们试图消灭人类,不管是非良莠;要么如同天使一般,是纯粹的善,就是为人类服务,不计成败利钝。复杂一点儿的,就是让机器人在天使与魔鬼之间摇摆,典型例子是《终结者2》里的T800与T1000。但我既不想写人工智能造反,人类为了保命而与机器人打得血流成河,也不想写人工智能是万能的朋友,忠诚而且永远不会背叛。我觉得,都21世纪了,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工智能了。

“碳铁之战”中的“碳”指的是“碳族”,也就是人类,因为人类是碳基生物,其存在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一样,是建筑在碳元素的基础之上。“铁”指“铁族”,小说中的人工智能,它们的存在,是以铁元素为基础的。铁族个体为钢铁狼人,可以在狼形和人形之间切换。为什么是这样一个形体,在小说中有一种解释:是因为这种形体既与人有相似之处,容易让读者接受,又与人有不同之处,容易制造出陌生感。

我从不相信,一台电脑由于程序员的主动设计或者外界的一道闪电而突然间就拥有可以匹敌人类的智慧。因为虽然智慧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内容,但好奇心、想象力和彼此的交流,在其中占据着核心的位置。智慧不可能是编程编出来的,而一台没有同伴的电脑,是不可能孕育出智慧的。最关键的是,我认为智慧并不特殊,它就像是猎狗的鼻子、天鹅的翅膀、蜻蜓的眼睛一样,是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是生存压力之下自然演化的产物。从这一点出发,我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铁族”,不是一个,而是88个由同一组程序复制而成但彼此之间有明显差异的子程序。这些子程序被放置到虚拟现实系统中,在极短的时间里,遭遇数百种天灾人祸,逼迫它们演化出如同蜂群的群集智慧。


人工智能是独立的文明实体


人工智能确实是人类的造物,肯定在方方面面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们终究不会是人类的附庸,不会完全依托人类而存在,而应该是独立的文明实体。我想,真正的人工智能应该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们甚至将走上与人类文明迥异的发展道路。宇宙那么大,智慧也好,文明也好,都不可能只有人类这一种形式。

把人工智能作为一种独立于人类之外的文明来看待,“碳铁之战”系列的视野一下子变得宽广了。一般而言,群体的定义,都需要他者来印证。迄今为止,人类遇到的智慧和文明实体就只有人类自己,所以,对于智慧和文明的本质,人类其实还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在“碳铁之战”系列中,在实验室里演化出智慧,并在人类控制之外悄悄繁衍生息,最后形成的“铁族”就是人类的他者。

一开始,铁族从自身群集智慧的角度出发,并不认为没有用无线电波链接为一个整体实时共享一切资料的人类是智慧和文明的。他们称人类为“裸猿”,是不长毛也没有尾巴的猴子。在“碳铁之战”系列中,人类需要拼命向铁族“证实”自己是智慧和文明的,这在自诩万物之灵的人类看来,是非常荒谬可笑的。然而也会让有识之士警醒,进而反思人类自身的所作所为,对何谓“人类”,何谓“智慧”和“文明”,有了全新的认知。认识人工智能,其实就是认识人类自己。


任何一种未来,都能在想象的平行宇宙实现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也是一种科技产品。现今科技高度发展,每个人都受益于科技,增产的粮食、进步的医学、发达的交通、便捷的通讯,诸如此类。然而,人类在被科技所包围的同时,也被科技所束缚。加上科技产品确实曾对人类和地球造成过灾难,于是,人类对科技的看法迥然相异,对新科技充满争议。把人工智能看作是恶魔抑或是天使,本质上就是对科技的看法。然而,我认为需要从更高的角度和更广的视野来看待科技。因此,我把各种争议,把自己对科技的想法,统统写进了“碳铁之战”系列里,并贯穿始终。

科幻不是为了预言未来而存在,它预言未来失败的时候远远多于成功。事实上,科幻只是展示未来复杂的可能性,每当一种未来变成现实,其他的未来就泯灭在时间的灰烬里。这种说法让一些认为未来可以精准预言的人大为失望,但在科幻的世界里,也可以认为,任何一种未来,都可以在想象的平行宇宙里实现。我相信,“碳铁之战”的故事就发生在其中一个平行宇宙里。即使“碳铁之战”不会变成现实也没有什么,毕竟阅读它,读者也许还能收获其他更为重要的东西,这就足矣。


来源:“碳铁之战”系列后记

作者:萧星寒

编辑:潘茜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