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揭秘未来的可能性

发表时间: 2017-03-29 14:05

2008 年,神秘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一纸论文开创了一个互联网时代的传奇——比特币诞生。金融机构、监管组织从起初嗤之以鼻,随后讳莫如深,到现在又不得不承认比特币流通的事实。而比特币在诞生的不足十年间,其成交额与每盎司黄金持平的今天,神秘人中本聪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人们诧异地发现,比特币背后的技术 —— 区块链 (Blockchain),所带来的商业契机远不止于比特币本身。

【中本聪】

没人知道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的真实身份。前后有四人自称是本人,均遭质疑。据估计,中本聪持有约100万比特币,折合约为10亿美元。

让我们将时钟拨转到上世纪 70年代,第一代互联网在美国国防部研究部署(DARPA)。其核心 IP/TCP 技术,经过半个世纪的沉淀,已成为互联网的根本。TCP/IP 技术听上去熟悉而遥远,但其实,她的第一个应用早已深深嵌入了我们的生活 —— 电子邮件。区块链之于数字交易,好比IP/TCP 之于互联网。比特币就是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应用。

区块链技术并不神秘。其本质是一个电子账单,具有以下特点:

1. 分布式

2. 点对点传输

3. 公开且匿名

4. 不可逆转

5. 自动化

我们以比特币为例说明一下上述特点。假如我通过比特币在美国西雅图购买一箱啤酒,而卖家在德国哥廷根。当我通过电子钱包确认支付时,区块链开始发挥作用:

首先,哥廷根的啤酒商要核实我是否有支付能力,并不需要通过类似Visa 或者万事达的中央机构。因为所有人的所有账单,都保存在全网所有的节点(分布式),也就是我们的个人电脑里。啤酒商直接查阅自己电脑里的同步账单,就能知道我有没有支付能力。当交易启动,交易就会直接传输到对方电脑(点对点传输)。同时,此次流水账会同步到全球所有节点(不可逆转)。虽然流水账全网公开, 但是并不包含任何个人信息或者商品信息,仅记录交易指纹和成交额度(公开且匿名)。

【信息指纹】

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指纹,同理,数据也有自己的指纹。通过一个单项方程 (Hash function),任意信息均可生成指纹,作为独一无二的数字标记。

这个例子虽然忽略了很多细节,但我们可以看到,区块链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去中心化。在买卖双方互不信任的情况下,交易依赖于第三方机构。也就是说,在契约双方互不信任的情况下,契约式行为必须依赖第三方机构。第三方承担了公信者、担保人与中间人的身份,从而收取利润。在一个产业链里,如果每一环都有相应的第三方机构,其冗余成本可想而知。区块链技术旨在取缔第三方,从根本上解决契约双方的信任问题,立竿见影地降低交易成本。

【科技双刃剑】

除非现金结算,当前所有电子交易在银行均有记录。正因为区块链技术的匿名性,网络黑市交易大多通过比特币进行,无迹可寻,绕开监管。

从 IP/TCP 到全球互联网,冲破层层质疑,解决重重困难,足足用了半个世纪。从区块链到未来电子交易,道阻且难。我们等待着,希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