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讯过程的简明解析

发表时间: 2024-01-10 08:29

重点什么是协议:手机、计算机数字电子只认识1和0,即高电平和低电平。为了让手机等终端能进行网络会话,必须有一定的协议来满足通讯要求。协议即A说话,B能理解,假如不理解话,会话就建立不起来,就相当于咱们和咱们不懂的语言进行对话,无法沟通。

要进行网络通讯,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协议才能进,所以产生了OSI七层网络会话模型,每层都有与之相应的协议(如A的第三层与B的第三层),虽然最终路线是通过物理层出去的,但虚拟的是层间通讯。

层间协议

OSI七层网络模型

OSI 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是198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参考模型。此模型作为网络通信的概念性标准框架,使通信在不同的制造商设备和应用软件所形成的网络成为可能。现在此模型已成为一個主要的结构模型用于计算机之间和网络间的通信。

OSI七层模型

TCP/IP四层网络模型

OSI只是理论上的,而TCP/IP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世界标准的协议组,它是为跨越局域网和广域网环境的大规模互联网络而设计的。以TCP/IP为核心协议的Internet更加促进了TCP/IP的应用和发展,已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从体系结构来看,TCP/IP基于四层参考模型,是OSI七层模型的简化。TCP/IP模型的每一层都对应于国际标准组织 (ISO)提议的七层“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的一层或多层,OSI只是理论上的标准,一个概念性框架,它是不同制造商的设备和应用软件在网络中进行通信的标准,现在此模型已成为计算机间和网络间进行通信的主要结构模型。

TCP/IP 四层对应于OSI七层

TCP/IP 模型


TCP/IP 协议栈

TCP/IP每层都有相应的协议支持,层间也相应的协议接口来进行层间通话(如第2层和第3层之间),通话双方是相应虚拟层间会话(如第4层HTTP和对方的第4层HTTP协议)。

链路层:负责数据帧的发送和接收,帧是独立的网络信息传输单元,将帧放在网上或从网上把帧取下来。

网络层:将数据包封装成internet数据包,并运行必要的路由算法。这层有四个互联协议:网际协议IP(负责在主机和网络之间寻址和路由数据包);地址解析协议ARP(获得同一物理网络中的硬件主机地址);网际控制消息协议ICMP(发送消息,并报告有关数据包的传送错误);互联组管理协议IGMP(被IP主机拿来向本地多路广播路由器报告主机组成员)。

传输层:在计算机之间提供通信会话,传输协议的选择根据数据传输方式而定。有两个传输协议:TCP协议(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通信连接,并适用于要求得到响应的应用程序);UDP协议(提供了无连接通信,且不对传送包进行可靠的保证)。

应用层:应用程序通过这一层访问网络,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咱们通过浏览器输入网址上网即使用该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Telne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