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重塑全球产业经济格局

发表时间: 2024-06-22 13:03

6月20日至23日,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举行,一批智能科技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成果集中亮相,引领智能产业发展潮流。

伴随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速发展,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加快提速,并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大模型也正高效赋能千行百业,推动社会生产力跃迁发展。

国产大模型应用加速落地

“天津有什么好玩的?”“天津哪好玩儿?那可太多了!”在科大讯飞展台,观众随口问出一个问题,星火大模型随即用一口流利的天津话介绍出当地特色。要是读上一段文字录入自己的声音,通过“一句话声音复刻”功能,大模型甚至能用每个人自己的声音“说话”,还能表达出高兴、抱歉、安慰、撒娇等情绪。

“如果忙于工作陪伴孩子时间少,就可以利用这套全栈云交互技术,用自己的声音给他们讲故事了。”工作人员介绍说,实现这些功能的讯飞星火V3.5,是业界首个长文本、长图文、长语音大模型。除了跨领域的知识和语言理解能力,还具备逻辑推理、数学能力、代码能力、多模态能力等核心能力,已经在教育、医疗、金融、汽车、城市等领域落地应用。

除了讯飞星火,本届博览会上还有百度文心一言、阿里云通义、浪潮海若等40余个知名大模型集体亮相。国家超级计算中心首次展示出其在中医针灸和环保治理领域的垂直行业模型“天河灵枢”和“天河清云”,前沿文生视频企业生数科技带来中国首个自研视频大模型Vidu,高效赋能千行百业。

过去一年来,国产大模型快速发展,信息分发获取、内容生产、全自然交互的全新变化,改变着整个产业形态和竞争格局。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看来,底层通用大模型,是中国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最核心的关键。

“做好自主可控的底层通用大模型的底座,再做各种各样的小模型也能走在世界前列,我们在各个专用领域、垂直行业就有可能实现超越。”刘庆峰说。

一批前沿产业成果集中亮相

除了国产大模型大放异彩,还有一大批智能科技领域的前沿产业成果和最新产品技术集中亮相。在中国民航大学展台,就有“UAM垂直起降场概念模型及智慧运行系统”“基于空域栅格化的4D航迹实验平台”“航空监视载荷认证子系统”等5项科技成果首次在专业博览会亮相,引发民航界的广泛关注。

记者了解到,这是中国民航大学带来的14项前沿科技成果之一。在本届博览会上,还有94项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成果集中发布,其中有48项是首次对外发布,生数科技的文生视频产品、特斯拉赛博、德国Tensor飞行器等,也都是首次在同类展会中亮相。

其中,首次参展的清研讯科带来国际知名的全系列工业精确定位产品与解决方案;上海氦豚机器人展示出中国首台以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技术而荣获社会责任和环保金奖的咖啡机器人COFE+;来也科技则展示出先进的AI Agent数字员工解决方案。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溢出带动性强的“头雁”效应,对于智能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完善数据基础设施布局。人工智能发展对于智能算力提出了更高需求。”

据其介绍,国家数据局正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统筹智算、普算、超算等多源异构算力一体化布局,推动构建联网调度、普惠易用、绿色安全的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以算力高质量发展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未来产业加速照进现实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交通出行领域加速渗透,本届博览会还首次设立了智能网联汽车馆。除了小米、特斯拉、理想等多家头部新能源车企展出新款车型,更有许多飞行器生产企业前来参展。低空经济新赛道上,面向“未来出行”的技术和产品正悄然落地。

“低空经济展团”中央,一辆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吸睛无数。航空器四周围绕着8组螺旋桨,中部机舱里,两名观众正在试乘体验。“电力驱动,无人驾驶,能够垂直起降,不需要跑道就能升空。”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款航空器目前已经在全球16个国家完成超过4.7万次安全试飞。

据其介绍,这款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目前是全球首款也是唯一一款获得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标准适航证三大“通行证”的“载人eVTOL”,让低空经济迈入商业运营阶段成为可能。“可以应用在旅游观光、应急运输、载人交通等场景,预计很快就能实现了。”

此外,德国旋翼飞行器企业Tensor、小鹏汽车、深圳联合飞机公司、云圣智能科技、蜂巢航宇科技,以及天津地区的一飞智控和云遥宇航等无人机、飞行汽车和航天技术领域的领先企业悉数到场,勾勒出一幅曾经只存在于电影场景中的未来出行蓝图。

北京大学教授、国家空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程承旗表示,低空经济将是中国未来的一个万亿产业赛道,很可能呈现出“人人能用无人机,家家享受无人机服务”的场景,而这还需要依托数字技术、5G、物联网等技术建立低空交通系统。“后续应该加大北斗标准的推广应用,积极开展低空立体交通红绿灯系统的技术研究,打造统一的低空交通标准。”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