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世界中,人工智能如何重塑绘画艺术?

发表时间: 2024-04-09 09:36

来源:美术报

美术院校院长说: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

在3月26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文化圆桌会议现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作为代表出席,并作了题为《AI与艺术的新纪元》的发言。“我们应重视AI在艺术中的潜力,同时更珍视和支持不可替代的人类艺术家们。”

“AI给绘画艺术带来的变革既挑战了传统,也开辟了新的可能。”庞茂琨在发言时提到,在人工智能特别是图像生成AI在众多领域的迅猛发展的当下,作为艺术家尤其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掌握AI在艺术领域的应用潜力和局限,把握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发展机遇。

他表示,AI的兴起首先对传统绘画技术和学习过程造成了替代性冲击。过去,成为艺术家需要长期学习与实践,不断磨练技能来掌握色彩、构图、光影等。但图像生成AI的出现大幅简化了这一过程。仅凭指令和提示语,AI便能快速创造出多种风格的高水平艺术作品。AI还能惊人地模仿人类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通过分析大量数据掌握大师们的技法,生成风格相似的新作,使艺术经典的重现变得简单。

所以,庞茂琨认为,AI技术的发展已经改变了艺术创作的传统方式。通过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AI能够模仿历史上的艺术风格和技术,甚至可以创造出新的艺术作品。这种技术的出现,无疑对传统的绘画技术和学习过程产生了冲击,使艺术创作的门槛降低,更多的人有可能参与到艺术创作中来。

不过,虽然AI引起广泛关注,但它不能模仿人类在绘画艺术中的独有贡献。艺术的价值核心——个性化风格与创新,它根植于艺术家的个人经历和深层情感。AI的深度学习能力仅限于分析和模仿,缺少从真实情感和体验中萌生的原创性。艺术家的创作,从笔触到色彩、构图及主题,都是其与世界互动和内心体验的反映,每件作品都独一无二,富含个人记忆和情感。创作过程本身也是艺术家自我探索和成长的旅程,充满了智慧和情感,这是AI无法复制的。尽管AI能模仿艺术风格和技术,人类艺术家的直觉、情感及其个性化风格是无法被取代的,代表了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创造力,AI短期内难以达到。

“了解AI在艺术绘画领域的局限后,我们就清楚了人类画家在AI时代的角色和使命。”庞茂琨说,人类画家能深刻表达作品的情感、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他们能评价AI生成图像,并赋予其特殊意义,创造出新的艺术形态,这是AI所缺乏的。艺术创作涉及直觉、情感和灵感,这也是AI所不具备的。人类画家的作品不仅视觉上吸引人,还能触动人心、引发共鸣。他们能突破数据限制,探索未知,其创新基于独到的生活见解和对世界的感受,创作出真正原创的艺术作品。

“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艺术已变成跨学科、跨文化的对话平台,是探索人类精神与科技交互边界的实验场。我们应重视AI在艺术中的潜力,同时更珍视和支持不可替代的人类艺术家们。期待他们以独特的感知、创造力和情感,继续创作更多触动人心的杰作。”庞茂琨表示。

(本报综合整理)

国际策展人说:创作的主体仍然是艺术家天才的想象

拥有数学、编程和人工智能学术背景的跨媒介艺术家、国际策展人陈天禅认为:当Open AI公司推出的ChatGPT在短短两个月用户突破一亿时,人们都开始意识到人工智能的时代已来临。凭借人工智能强大的计算与数据处理能力,无人货运码头、自动驾驶、无人演播等生产模式在现实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许多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场景正不断变为现实,其中也包括艺术创作领域,我们毫不怀疑人工智能将对艺术创作与艺术生产产生巨大影响。

目前人们在谈论人工智能时经常会困惑于其是否会替代人类,甚至有相当多的人倾向于碳基生物的人类终将被硅基生命所代替,人的个性与创造力似乎不再重要。然而事实相反,人工智能作为以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为基础并完全由人类进行设计和定义的技术,最不能离开的恰恰是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作为一种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它并不能完全复制人类的智能,而是基于人类的智能思维方式和方法,利用人类产生的庞大数据与计算机系统来实现某种任务性工作。在人工智能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更像编剧兼导演,提供自己创作思路,之后将其转变为人工智能所能够理解的“文本”,与人工智能算力系统“合作”便可以获得依此“文本”生成的作品大致或全部。

虽然人工智能艺术家创作的底层逻辑与思维已脱离传统意义上的创作路径而建立在数据与算力及网络环境之上,但其背后的主体仍然是艺术家的天才想象和惊人的创造力。

艺术教培行业者说:我们会被替代吗?

从事艺术培训行业的“呈铉素描”认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已经在许多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能力,其中包括艺术创作。这引发了人们的热议:AI是否会完全替代美术家的角色,素描等传统艺术形式又将如何发展。

AI绘画是否能够完全替代人类绘画?

首先,AI的艺术创作能力确实令人惊叹。通过深度学习,AI可以模仿各种艺术风格,从古典到现代,从具象到抽象,其创作出的作品有时甚至能令人难以分辨是出自人手还是机器。然而,尽管AI能够模拟艺术创作的表面形式,但它却难以达到人类艺术家的情感深度和创意的独特性。

AI绘画和人类绘画存在着显著的差异。AI绘画是基于大量数据学习和模拟的结果,而人类绘画则融入了创作者的情感、思想、技巧和经验。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绘画过程中,也体现在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上。尽管AI能够模仿大师的绘画风格,但这种模仿仅停留在技术层面,缺乏真正的情感和创意。

其次,AI绘画的优势在于其高效性和准确性。通过程序算法,AI可以在短时间内生成大量作品,且作品质量相对稳定。然而,这也意味着AI绘画缺乏人类绘画中的独特性和偶发性。每个艺术家的创作都是独一无二的,而AI的批量生产可能会削弱艺术的独特性和稀缺性。

AI来临,美术素描的出路在何方?

面对AI的挑战,素描等传统艺术形式又将如何发展呢?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素描作为一种基础的绘画技巧,对于培养艺术感知和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我们捕捉生活中的瞬间,表达我们的情感和思想。

其次,素描也需要与时俱进,与新的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例如,艺术家可以利用AI的辅助工具进行创作,如使用AI进行图像处理和风格转换,或者通过AI生成的素材进行创作。这样,AI不仅不会替代素描,反而会成为素描创作的有力工具。

此外,艺术家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视野,以应对AI带来的挑战。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目前来看,素描等传统艺术形式仍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地位,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它们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面对AI的挑战,同时珍惜和发扬传统艺术形式的魅力。

展望未来,AI绘画的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技术的进步,AI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类情感和需求,创作出更具有感染力和人性的作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AI绘画将完全取代人类绘画。人类艺术家独特的创新思维和情感赋予作品的价值,是AI无法替代的。因此,我们应该将AI绘画作为工具,辅助人类进行创作,而非替代人类艺术家。

(2、4、5版配图来自“塗龙季”第三季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