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三大系统震撼亮相,友商如何应对?

发表时间: 2023-11-02 17:58

11月1日,2023vivo开发者大会在深圳如期举行,此次大会设有一个主会场及九个分会场,作为vivo一年一度的开发者盛会,今年的大会显然更受关注。此前,vivo就已经对外宣传,除了会在此次大会上发布OriginOS 4之外,还将为我们带来两大惊喜——自研AI大模型和自研操作系统。



在发布会现场,我们也是看到了两个自研产品的名称,分别是蓝心大模型和蓝河操作系统BlueOS(这下蓝厂的名字算是彻底坐实了哈哈)。作为vivo今年开发者大会的重头戏,自研大模型和自研系统会给vivo的生态带来怎样的影响?


同心而行,自研操作系统来了


先来看看蓝河操作系统BlueOS,这是vivo为了满足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需求所打造的一个全新自主研发智慧操作系统。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解决多平台多智能设备之间的智慧互通而打造的一个解决方案,随着智能设备的增多,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交互要求也与日俱增,用户都希望能够拥有更好的互通体验,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一个自研系统的目标也就应运而生。



蓝河操作系统BlueOS采用了Rust语言编写,从底层进行系统重构,在编程语言、运行时Runtime、系统调度、框架、显示和内存等技术方向取得了技术突破,能支持蓝河操作系统流畅地运行在各种配置的设备上,让蓝河操作系统BlueOS能够拥有更高的运行效率。


此外,作为目前行业内首个利用Rust语言编写的操作系统(安卓、微软目前同样在用Rust语言重构内核,尚未发布),蓝河操作系统BlueOS从根本上解决了因内存使用不当所引起的安全漏洞问题,使得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得到突破性提升。


而且,蓝河操作系统BlueOS在设计之处就使用了BlueXlink连接技术,这项技术可以让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分别独立连接,简单来说就是分布式设计,同时兼容行业标准协议,让系统数据可以在多设备间自由、安全的流转和访问。



基于分布式的系统模块设计,蓝河操作系统BlueOS可以让企业更轻松的对系统进行定制化设计,根据设备的性能调整系统的功能、大小,让其满足在任意设备上流畅运行的需求,使其成为IoT生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和设备制造商一起共创全新智慧生态。


在大会现场,vivo就展出了搭载蓝河操作系统BlueOS的智能手表vivo WATCH3,这也是vivo时隔两年后再次更新了智能手表产品线,作为vivo重返IoT第一炮,这款产品的表现也让人期待。



除了更高效、安全,蓝河操作系统BlueOS还将接入vivo自研的AI蓝心大模型,能够为用户和开发者提供从系统、应用到开发工具链的全方位支持,在蓝心大模型的辅助下,开发者能够更轻松的融入和接触蓝河生态,打造一个用户与开发者共赢的生态。


业内首个AI大模型——蓝心


在蓝河操作系统BlueOS之外,蓝心大模型BlueLM的风头更胜一筹,在展示区的每个展台上都围满了体验的用户。作为业内首个对外公布并完成端侧部署的AI大模型,蓝心大模型可以在不联网的情况下依然提供优秀的AI性能,其内置的数据就足以满足一般用户的使用要求。


为此,vivo副总裁、OS产品副总裁周围提出了“1+2+N”的理念,1指的上蓝心大模型BlueLM,这是一个模型矩阵,其由五个不同数量级的AI大模型组成,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和设备的部署、使用需求;2则是指系统全局智能辅助应用“蓝心小V”和以公版APP形式推出的自然语言对话机器人“蓝心千询”;N指的是开源,vivo将面向所有开发者、用户开源蓝心大模型BlueLM,让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到大模型生态的建设中,以低成本的方式为行业带来更理想的AI大模型部署方案。



从“1+2+N”理念可以看出,vivo的目标非常远大,蓝心大模型BlueLM并不打算仅仅局限于vivo自己的生态之中,而是能够遍布各行各业,成为AI大模型市场的核心生态之一。


基于vivo的大量用户群体,蓝心大模型BlueLM能够为开发者提供一个初期的可观用户数量,帮助开发者更快的走上正轨,吸引广大开发者的入驻。而在用户看来,更多的AI应用将能够让手机的体验得到明显提升,转而又吸引其他用户加入或关注vivo的产品。


用户与开发者通过蓝心大模型BlueLM作为纽带被联系在一起,两者所形成的力量,将成为vivo推动全新智慧生态的核心动力之一。



回到蓝心大模型BlueLM本身,该模型覆盖十亿、百亿、千亿三个参数量级的五款vivo自研大模型,能够针对不同的场景和使用设备,提供不同的服务与部署效果。比如,十亿量级的AI大模型,可以完成端侧场景的本地部署,不需要联网就可以提供专业的文本大模型,为用户提供本地化的文本总结、摘要等功能。


而百亿和千亿量级的大模型,受目前的手机性能影响,暂时还无法进行完全的端侧部署,不过在vivo的AI团队优化下,目前已经可以做到70亿量级的端云两用模型,具有优秀的语言理解和文本创作能力,性能已经十分接近百亿量级的AI大模型,随着后续的优化与手机AI性能提升,百亿级AI大模型完成端侧部署并非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端侧部署的优点有很多,除了可以在网络不佳或无网络时使用外,还能够更好的保护用户隐私,避免在使用AI功能时造成隐私泄露等问题。而且,端侧部署的AI模型在响应速度等方面也有明显优势,上AI大模型日常使用化的一个重要标准。


至于更高量级的三个大模型,分别拥有700亿、1300亿和1750亿的数据量级,能够为用户提供从文字到艺术创作的一系列服务,具有完全的AI能力,将会是用户最好的AI助手。


据悉,为了更好的推动蓝心大模型BlueLM生态发展,除了将陆续部署到各型号的vivo手机外,还将会在各大应用市场上线蓝心千询App,让所有用户都可以无障碍的使用到蓝心大模型BlueLM,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后续App上线时间。


OriginOS 4,AI加持的全新系统


不知不觉间OriginOS已经来到了第四个大版本,作为被vivo寄予厚望的系统,OriginOS 4不负众望的为我们带来了众多全新的功能与设计,基于设计、场景应用、AI能力、系统底层等方面的功能升级,引领更加智慧、好用、流畅的系统体验。



OriginOS 4在设计上更注重了自然舒适的UI观感,为此基于原子设计体系重新打磨了系统内的各处细节,并且启用了全新的系统字体vivoSans,同时在系统中加入动态排版引擎,用来实现各个场景下的动画流畅与舒适兼顾的要求。


除了在设计上带来大改变,OriginOS 4聚焦用户使用手机时的各种痛点,提供了全链路的解决方案。比如在出行场景下,用户总是会困扰于停车、寻车、离库等流程的繁琐与麻烦,为此,vivo打造了全链路的停车助手功能,可以解决用户寻车和离库付款等问题。


此外,OriginOS 4还将加入蓝心大模型,基于AI大模型打造的蓝心小V将成为OriginOS 4的系统底层应用,让智能语音助手能够帮助用户处理和解决更多的问题,比如通过语音快速查找文件和照片,创建日程安排和归纳信息等。



在易用性和功能性上,vivo做了很多的努力,而在性能上花的心思同样不小,OriginOS 4对内核的性能调动进行了重构与升级,首推的虚拟显卡解决方案显著提升系统流畅性,并结合光追、插帧等技术,打造更好的视觉效果。


同时全新升级不公平调度2.0,在上一代的基础上优化了算力调度的逻辑,进一步实现了对网络资源、I/O资源、内存资源的精细化调度,提升了各种复杂场景下的流畅一致性体验。


OriginOS 4支持基于安全芯片的硬件可信根、vIMA内核完整性验证、内存安全检测,升级了“千镜可信引擎+”,通过构建可信OS和赋能可信生态,和广大互联网厂商和开发者共建,力求共同保护用户的数据隐私安全和个人隐私。



为了让更多的用户都能自由的使用OriginOS 4,vivo在人文无障碍使用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为视障用户带来去爱心的无障碍功能——vivo看见及vivo读谱。vivo看见是一款基于AI模型,能够提供环境描述、物品查找和拍摄辅助等功能的视觉描述产品,帮助视障用户在不同场景下更好的行动与对话。


而vivo读谱则是vivo在与大量的视障用户交流后,开发的一个全新功能,其内置了本地乐谱导入、听曲成谱、乐谱朗读等多种功能,让爱好音乐的视障用户可以更轻松的学习、演奏音乐,帮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乐趣。


OriginOS 4将会首发搭载在即将发布的iQOO 12和vivo X100两款手机上,从12月开始将会面向以往机型进行更新。敬请期待。


从蓝河操作系统到蓝心大模型,再到OriginOS 4,vivo的此次开发者大会可以说猛料连连,vivo也成为行业中又一个宣布自研系统的厂商。从安卓到自研,行业似乎在转向,同时AI技术的出行也不禁让人思考,国内的手机厂商还会迸发出怎样的巧思,让人更加期待明年的vivo2024开发者大会。


会后群访


在日前的开发者大会上,vivo人工智能事业部总裁周围接受媒体采访,解读了vivo在自主操作系统和大模型研发方面的技术策略和考量。这不仅让外界进一步了解到vivo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和进展,也反映出一家科技企业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思考。


早在2007年,vivo就组建了一个团队开始自主操作系统的研发。当时智能手机刚刚起步,vivo希望通过自主研发操作系统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占得先机。但是经过两年探索,vivo发现自主操作系统面临用户生态环境不成熟的困境,很难短时间内达到商业化的要求。

2009年,vivo决定采用Android系统,转向国际主流操作系统生态。这一决定可谓新生智能手机行业的共识,避免重复造轮子,降低商业化风险,集中力量打造核心产品。

然而,vivo并没有完全放弃自主操作系统的研发。在Android系统成熟之后,vivo看到了在Android系统之上优化软件体验的机会。 2018年,vivo启动了OriginOS项目,目标是面向未来打造一款智能化的操作系统。

通过持续研发,OriginOS的流畅度和设计语言日趋成熟,已经成为vivo手机的标配系统。与此同时,vivo还开发了全新的蓝河OS,用于低端手机和各类智能设备。

相比OriginOS的高端定位,蓝河OS采用Rust语言开发,更轻量化,但是目前不兼容Android应用。考虑到生态兼容问题,蓝河OS短期内不会迁移至vivo旗下手机,而是面向智能穿戴等新设备。

通过OriginOS和蓝河OS的并行研发,vivo实现了自主操作系统从风险规避到长远布局的过程转变。一方面充分利用Android成熟的生态;另一方面继续积累自主研发能力,为未来可能的系统变革做好准备。


2018年,vivo成立全球AI研究院,开始重点布局大模型,经过6年时间,vivo推出了首个自研大模型——蓝心。与直接调用开源模型不同,蓝心从头开始训练,能更好地保证模型的质量和符合本地需求。

我们都知道,数据规模决定模型潜力,算法支撑模型演进,算力直接影响训练效率。这需要技术团队持续攻关,vivo也在稳步加大投入,而在商业化的实现上,vivo选择了终端部署的大模型矩阵方案。

相比云端部署的单一超大模型,矩阵方案具有保护用户隐私、响应速度快、降低成本等优势。这既兼顾了产品的实用性,也更有利于商业化落地,从用户角度来看,终端部署更有利于保护隐私。

所有用户输入和模型计算都在本地设备上完成,避免了隐私数据传输到云端的风险。本地计算也实现了更快的响应速度,云计算总会有一定的网络延迟。此外,终端部署也节省了云计算的费用支出。

而从技术演进上来看,矩阵模型也更具弹性,随着算法进步,矩阵模型可以逐步演进到超大单模型的形式,通过在本地集成多个模型来实现,相比云端的超大模型更加庞大和封闭,矩阵模型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模块化升级。

在自主操作系统和人工智能两个领域,vivo都采取了渐进式的技术演进路径,随着技术的迭代和用户需求的改变,vivo也将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产品与生态,迎来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