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升级转型正当时,金融行业需求提升

发表时间: 2023-11-21 18:37

数据库、操作系统和芯片,被视为现代信息技术领域的三大核心,是基础软件“皇冠上的明珠”。

其中,数据库就像人的“记忆系统”,用于存储、调取数据,处于IT架构的核心位置,是连接上层应用和底层基础资源的重要枢纽,向上是各种应用的支撑引擎,向下调动计算、网络、存储等基础资源。

近日,在国产数据库OceanBase2023年度发布会后,OceanBase金融事务部总经理王爽介绍,他在领导团队过程中接触了很多客户,客户最初对国内分布式数据库的感受是,如果用也只能用于边缘系统,比如在OA系统上试用。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问如何改造核心系统,因为这是不可避免要发生的事情。

自主开发数据库基本需以十年起步

在OceanBase2023年度发布会上,OceanBase CEO杨冰介绍,中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也催生了对分布式数据库的强大需求,牵引了OceanBase坚定投入自主研发,从而推动树立了分布式数据库的四项新标准。

据了解,上述四项新标准分别是:

性能新标准:刷新TPC-C、TPC-H性能榜,3次打破世界纪录,可在高并发场景下按需实现不停机、不改应用的扩缩容和性能的线性增长,同时实现一份数据同时支持事务处理与实时分析;

容灾新标准:自研首个“三地五中心”容灾架构,建立城市级故障自动无损容灾新标准,满足国标金融6级容灾标准,保障城市级业务持续高可用;

高可用新标准:业内率先实现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网络恢复点目标)=0、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恢复时间目标)<8s,故障恢复进入秒级时代,时刻保障企业用户关键业务顺利运行;

架构新标准:单机分布式一体化,打破分布式技术的不可能,首次突破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的单机性能瓶颈,适应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业务需求。

OceanBase是蚂蚁集团100%自研的原生分布式数据库,自2010年开始投入研发,目前已支持支付宝全部核心账务、核心支付系统,连续10年稳定支撑双11,历经流量洪峰和稳定性考验。是目前全球唯一接连打破“数据库世界杯”TPC-C和TPC-H测试纪录,入选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奖的自主开发数据库。

“第一行代码写于2010年,发展到现在,已经接近14年时间了。”OceanBase金融事务部总经理王爽介绍,“OceanBase完全是自主研发,300多万行的代码,都是我们自己写出来的,核心技术在我们的手上。”

“开发数据库的时长,基本需以十年起步,投入数以亿计的资金,没有多少人有这个耐心。”OceanBase CEO杨冰说,“要复制OceanBase的成长路径非常难。”

他感慨道:“刚开始举步维艰,但当我们完成了支付宝核心系统的替换时,轻舟已过万重山。”

金融将成为平台软件的最大市场

“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数据库作为金融信息系统的关键基础设施,对于突破金融效率瓶颈、释放金融创新空间、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支撑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即便是在2020年,国内数据库市场仍被国际厂商主导,金融机构基本呈清一色的IOE(即IBM、Oracle和EMC,三者分别是小型机、数据库和高端存储厂商)架构,但近两年来,本土数据库厂商市场份额迅速扩大,获得大量金融等领域的订单,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这得益于我国自研数据库能力的不断提升,持续经受住了考验。如今,从银行到保险公司,从制造企业到新零售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核心业务系统搭载到国产数据库之上。

从行业结构来看,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速,将超越电信与互联网行业,成为平台软件增长最快、规模最大的应用市场。

但金融机构对数据库的要求并不低。在金融场景下,升级改造数据库主要面临两大难点。首先,金融业稳字当头,业务对系统的容错率极低,系统升级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稳中推进“软着陆”。其次,金融机构也在不断探索新的业务场景,如移动金融、智能金融、区块链金融等,数字化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数据库升级改造必须同业务发展同频。

根据赛迪研究院报告,目前,在对平台软件需求增长最快的金融行业,OceanBase已占据国产分布式数据库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

OceanBase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其超1000家客户中,金融行业客户占40%,千亿资产规模的银行中,有70%已采用OceanBase。TOP 20证券机构中有75%、TOP 20保险机构中有65%、TOP 20基金公司中有45%都选择OceanBase进行核心系统升级。

数据库升级转型是大势所趋

从技术架构看,金融行业使用的数据库仍以集中式为主,但分布式数据库是大势所趋。《金融业数据库供应链安全发展报告(2022)》调研数据显示,集中式数据库在金融业的总体占比仍高达89%,其中银行80%,证券和保险业占比均超过90%。

北京银行是国内20家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北京银行软件开发总经理马晓煦在OceanBase2023年度发布会上介绍,该行目前已有87个系统完成了OceanBase数据库的迁移上线,到今年年底还将完成90个业务系统升级,明年还有66个系统迁移上线。系统的迁移不管是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迁移,还是既定技术改造上都必须采用分布式数据库。

“我们内部讲,数字化转型是一家银行现在发展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马晓煦说,“北京银行从2022年开始开展了全行规模的数字化转型,并将此作为全行最核心的一个战略。在整个数字化转型当中,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叫‘以数字化转型来统领发展模式、业务结构、客户结构、营运能力和管理方式’。”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兴起,金融服务同样面临互联网化、支付场景移动化、服务普惠性发展等趋势,金融机构的服务也需要面对海量交易、大促等新的服务挑战,传统集中式数据库的局限性逐渐显露,探索各类分布式数据库的应用落地,是金融机构对数据库升级改造的主要方向。

“客户最担心的是稳定性和安全,迁移到新系统没问题,但运维能力能否应付一个新的数据库平稳过渡?”王爽表示,这是金融机构最为关心的问题。

作为一款天然生长于互联网+金融场景的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在服务金融机构方面具备先发优势。自2010年投入自研,从2014年起支付宝就是OceanBase的主要场景,支持支付宝全部的核心账务、核心支付系统,连续10多年稳定支撑了双11多平台、多场景、多峰值的技术挑战。

杨冰介绍,近年来,为助力更多客户实现数据库的平稳升级,OceanBase的服务体系也有针对性地做了提升,伙伴服务、交付服务的人数增长非常快,已经翻了1倍,另有百人规模的快速成长的队伍一起服务客户。

编辑|蒙锦涛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