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a打造音乐视频,快手携手AIGC推出微短剧:探索"AI+视频"的未来

发表时间: 2024-04-03 19:43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赵茜

AI正在深度介入视频内容创作,2024年4月3日,OpenAI官方账号发布的一支由Sora制作的MV(Music Video)——《Worldweight》,引发全网关注。

有网友看到MV之后感慨,AICG都要“逐梦演艺圈”了,拿着文案就能生成短视频,这件事太梦幻了。

实际上,AI与文娱产业深度结合早就不是一件“稀罕事”,将目光放回国内,无论是短视频巨头抖音、快手,还是聚焦品质内容的央视频,都有新动作——

今年1月3日,抖音就联合创壹科技,推出了中国首部虚拟制片微短剧《柒两人生》,吸引超500万人关注;

3月22日,央视频AI频道推出微短剧《中国神话》,该剧被称为国内首部“AI全流程微短剧”,美术、分镜、视频、配音、配乐全部由AI完成,推动技术与内容创新融合进入新阶段。

不久前,在成都闭幕的短视频与直播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快手文娱业务部剧情业务负责人于轲也透露,将与陈坤导演联手推出首部AIGC微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该剧预计4月底与观众见面。

技术变革的风暴愈演愈烈,即使我们不了解那些繁琐复杂的AI程序,没用过ChatGPT、Sora还有Kimi等风口上的AI能产品,也大多能感觉到,以影视为代表的视频行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颠覆式改变整个行业的格局。

降本增效,最大的革新

AI对内容生产的影响,最主要的,还是降成本、增效率。“AIGC能够大幅降低视频制作的成本,让大家把更多时间放在打磨创意和内容上,也可以赋能普通用户,让他们利用AI制作出效果精美的视频,成为一名视频创作者。”快手生产&社交业务负责人肖新攀曾指出,AI让视频创作变得更简单了。

这种“简单”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在文本生成上,以ChatGPT、Kimi为代表的AI大模型有望强化IP衍生和脚本创作能力,实现人物对话、剧情解析等效果,提高内容生产的效率,赋能影视行业;在场景打造上,以Sora为代表的大模型能够深度模拟真实世界,生成具有多个角色、特定类型的运动以及主体和背景的准确细节的复杂场景,还能在单个生成的视频中创建多个镜头,准确地保留角色和视觉风格,并且能够生成具有动态相机运动的视频……

这些AI的“特技”,都为实现低成本视频制作提供了可能,以央视频推出的微短剧《中国神话》为例,第一财经报道显示,如果以传统方式拍摄、剪辑、配乐等全流程制作《中国神话》微短剧的话,其成本是AI微短剧的七倍。

另有自媒体从业者在分析文章中指出,影视公司能够利用AI直翻短剧,将国内短剧输出海外,原本直翻价格为30元/min,利用AI可能只需要100-200 人民币/部,以较低的价格为“短剧内销转出口”提供途径。

除降本增效外,随着算力、预训练模型和多模态技术的发展,AI发展有极大可能催生海量内容产品,形成规模效应,为企业带来更强的竞争力。

期待突破性进展,但行业仍持观望态度

AI于视频行业的变革意义,正成为无数业内外人士探讨的话题,而在行业论坛和社交媒体上,对AI应用空间的畅想也屡见不鲜。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艺术与文化产业系教授解学芳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未来,AIGC模式可能会以“全知全能”的形象介入多个应用场景。“其中影响最大的依然会是新闻信息、图文设计、小说等领域,包括文学作品、绘画、短视频、游戏乃至长视频、影视制作等文创内容的生成;而在内容运营和传播智能化领域、数字人与人形机器人领域、元宇宙内容生成等方面,AIGC也都将有所突破。”

多家机构也在研报中指出,AI技术正在加速落地,促使包括视频在内的多行业迎来“第二春”。

但从行业整体进程来看,大部分企业仍对AI大模型的布局持观望态度。有媒体在报道中指出,AI快速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比如,算力发展被“卡脖子”、AI生成内容粗糙、内容从业者无法适应技术变革,研发落后、AI入场拉高创作版权风险等等。这种情况下,“AI+视频”是否真的能颠覆整个行业的格局,将创作者从繁琐的制作流程中解脱出来,仍要画一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