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国家级思政示范课程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 2022-08-19 10:21


本文分享了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供各位老师学习借鉴。

工科课堂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完成人:刘彪

审核人:王喜莲


课程和案例的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

授课对象:电气类专业三年级本科生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课程简介:“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是电气类专业课程。主要内容以五层协议的原理参考模型为基础,以TCP/IP协议族中的IP和TCP为核心,讲授计算机网络及通信领域的基本技术,同时涵盖网络技术的一些最新成果。

2020年学校一流线上课程,课程负责人:刘彪,教学团队成员:王保华、黄彧、聂晓波

课程简介:第四章 网络层,围绕IP层概述及IP地址展开教学。

(一)知识传授

1)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专业相关的网络通信基础知识

2)理解虚电路和数据报的技术区别,掌握数据报使用网络层的原因。

3)掌握MAC地址和IP地址的联系与区别。

4)了解解决IP地址耗尽问题的几种方法。

(二)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的科研前瞻性意识。

2)培养面向工科课程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跟踪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3)培养主动思考能力,强化开放性思维,让学生养成举一反三的主动思维习惯。

(三)价值塑造

1)让学生认识到看似“神秘”、复杂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其实是由多个设计精巧的功能模块组成,从而对科学研究产生兴趣,消除畏惧感;进一步体会科技发展中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设计心路历程。

2)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意识到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有意识地提升鉴别力。

3)增强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案例蕴含的思政元素分析

本单元教学从6方面入手,其思政元素融入主要体现如下:

(一)提升工科学习热情和批判性思维

从虚电路和数据报发展中的交锋对比,结合电气工程专业特点,扩展引出科学史上类似的发展历程——特斯拉交流电和爱迪生直流电之争,从两方面引入育人元素:1)伟大科学家事迹让同学感受到激励,增强对于工程技术学习的热情;2)技术纷争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欢迎不同声音,让学生们敢于科学试错,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二)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IP层概述中,提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IP协议和其他配套协议如ICMP、IGMP、ARP等,介绍其各自在整个通信过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强调IP协议虽然起主导作用,但是也需要其他协议的支持才能完成整个通信流程,介绍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剧中并非只有“男一号”、“女一号”才是需要努力的,更不能作“孤胆英雄”,借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培养主动思考意识

IP地址和MAC地址具有的特性类型一致,表现上各有不同,适用于对比教学方法,讲完该单元后,对比总结,引导同学们“知同”而“辨异”,提醒学生可以在适用场合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平时主动思考,面对具体问题还可以扩展出更多的分析方法,如分解法、带入法、扩展法等。

(四) 解决学习畏难情绪,提升创新意识

通过IP地址查询MAC地址需要用到ARP协议,看似抽象的协议,掌握之后并不复杂,但却解决了实际问题,此处从两方面入手:1)面对一个貌似神秘的未知领域,不要畏难,踏实做事,庖丁解牛,最终可以将其掌握;2)学习设计思路比学习协议本身更重要,作为要成为工程师或者科学家的工科同学,要领会这种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心路历程,提升创新意识,不要满足于现有事物的重复。

(五)培养科研前瞻意识,增强国家认同,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

IP地址的耗尽问题,这是一个全球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该问题外行看来有些悲观,但是业内科研工作者已经提前部署,引申到现在面对全球性气候和能源问题的电动汽车的发展,提及影片《流浪地球》。进一步从两方面达到育人效果:1)科技发展的前瞻性非常重要,往往对于社会发展、人类命运的具有决定性;2)重大问题下的全人类通力合作,提及“一带一路”战略和“3060双碳目标”,提升国家认同感,增强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意识。

(六)培养主动思考和鉴别力,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课后思考的方式,从两方面提升学生主动性思考和批判性思维:1)扩展到网络攻击、物联网、IPv6场景下,IP地址和MAC地址都有哪些对应变化?2)现在出现了一个IPv9的概念,大家通过查阅资料,独立深入思考,判断IPv9到底是一个自主创新的新技术还是科技投机的国际玩笑?强调要有意识地提升对事物的判断力,人生关键十字路口的选择可能会对人生产生重大影响。

案例教学整体设计

(一)教学设计

总体教学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单元课程讲授框架

(二)教学实践

表1单元课程教案

(三)教学反思

针对本教学案例,设计层面科学合理,操作性强。深度对标“盐溶于水”,没有长篇大论,经过深入精简、选择、挖掘,实现每个思政点知识点向三个育人层次的自然延伸。思政育人元素丰富,形式多样,效果良好。

发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部分思政元素点还需要进一步凝练,提升学生内心触动,避免占用过长时间。进一步引入科研实例,在更高层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强化方面进一步挖掘,增强对于培养学校的自信心和认同感的内容;2)育人效果反馈机制仍需探索。扩展多种反馈方式,提升问卷质量。持续改进计划:1)在保证课堂教学生动的同时,凝练思政元素表述方式;2)提升育人层次,进一步挖掘能够强化国家认同与社会责任感的元素;3)继续在多个维度推广本成果;4)探索反馈机制,提升问卷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