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未开源的公司,他们的命运如何?

发表时间: 2019-12-13 19:44

【CSDN编者按】互联网一弹指五十年。谈及开源,人们至今仍对把Linux开源的Linux之父Linus交口称赞。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曾有公司因为没有及时开源,而让多米诺效应发生在自己身上。开源,对于我们来说,是舶来品。国内技术虽然开源起步晚,但却不乏优秀的开源产品。本期文章,CSDN邀请昔日华为人、上海鉴释科技公司CEO梁宇宁,谈谈他眼中的热门开源项目、以及他对于开源的理解。By the way,梁宇宁还将在12月14日的OS2ACT大会上畅谈更多技术内容,欢迎关注

作者 | 梁宇宁

责编 | 胡巍巍

出品 | CSDN(ID:CSDNnews)

关于开源,在鸿蒙上,华为终端软件部王成录博士,在近日EMUI的活动表示,“明年(2020年)华为除了手机、平板和电脑,其他终端产品将全线搭载鸿蒙系统,并在海内外同步推进;

华为手机仍然会优先选用安卓,只有在实在用不了的情况下才会采用鸿蒙。此外,鸿蒙系统也在不断完善和成熟的过程中,预计明年8月鸿蒙系统将正式全面开源。”

作为一个商业公司,有这样的决心、特别是“并在海内外同步推进”和“预计明年8月鸿蒙系统将正式全面开源”,就更表现了华为技术开放的决心。

海外并进开源的价值深远,如 “防止在国内忽悠自己人和自娱自乐,开出放出来让世界来评,对于不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我们深知,在科技上封闭,只会对自己的发展有害、对公司有害,因为不开源让公司变得更不透明和神秘。

不开源,技术就不能帮助别的公司变得更好。为什么安卓在谷歌开放的心态得到发展,而塞班在诺基亚的封闭中死亡,因为开放使得更多下游大量顾客用上而流行,各个客户在安卓同样的地平线上比拼业务,可以说,落伍就死亡。

而如今,我们不难发现,安卓的业务功能现在已经领先了苹果了。

时间飞逝,虽然我离开华为两年多了,我还是时不时对王博(王成录)的唠叨很怀念。我很明白他知道自己说的“明年(2020年,下同)华为除了手机、平板和电脑,其他终端产品将全线搭载鸿蒙系统” 是个多难的事,但这也是别无选择的。

但是,我还是觉得这目标,可以初步能达成。因为从端侧产品的IoT系统来入手,就如农村围绕城市的打法,从小到大积累经验的方法,从简单到复杂方向一步一步渐进,为什么这样说?因为:

1)端侧产品,生态要求相对比较低,业务比较单一。

2)端侧产品的系统相对简单一点,如内核实现功能少点,如C数学库等依赖基础库相对少一点,复杂的图形库要求低一点。

但是所有产品线都落地并海外发布还是非常挑战的,因为落地量产产品有绝大的退货风险如果稳定性质量问题,预祝希望他们顺利和成功。

再说,通过开源而且是世界范围的开源协同,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也许比华为单家公司干,会有更大发展。

不过,当下国内也面临开源缓慢的问题。

开源在中国为何如此“坎坷”?Wiredcraft创始人Ronan Berder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教育、商业化、制度、文化等。举例来说,在某些领域中国文化不鼓励个性,这严重的阻碍了创新和实验。有很多年轻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只是想成为与其他人一样的人,而这恰恰是黑客与OSS文化的最基本元素。

最近我们有幸把国内业界对开源非常有心的同行聚在一起,围绕开源协同在OS2ACT大会上讨论,希望各程序员参与。不能参与的可以看CSDN会议直播。

扫码观看直播

预祝OS2ACT大会顺利举行,更充心的希望20年后,我们核心软件”能力“不再是一穷二白,下一代会比我们70后更有追求和实力在世界的开源社区上有所成就。

本文作者梁宇宁

作者简介:梁宇宁,现任上海鉴释科技公司CEO,主要精力投入到计算机科学的核心基础技术中,以帮助工程师提高编程知识,并优化全球软件的质量和安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