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视频平台:揭秘隐藏的“套路”

发表时间: 2020-04-23 10:24

中国音视频平台近年来发展迅猛,其中会员服务成为部分平台的一大“摇树”。买了会员还得看广告、会员看片也要再付费……随着行业的发展,针对音视频平台会员服务的投诉越来越多。

“免广告”名不副实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宅家看剧的需求使得视频平台付费市场火爆,然而不少用户吐槽会员服务“多坑”。

近日,“9家视频平台和2家音频平台被约谈”的话题备受关注。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日前调查的数据发现,91%的受访者购买过音视频平台会员服务;用户购买会员主要看重的依次是“免广告”“会员提前看”“资源丰富”“音/画质清晰”;但80.22%的用户成为会员后仍然遇到过广告。

当前音视频平台关于会员“免广告”的描述五花八门,会员广告特权告知并不明确。维权义工在消费体验中发现,喜马拉雅的会员开通页面显示为“免广告”,但点击查看“免广告”的详情介绍却为“可免除播放页面的图片广告、节目前的声音广告”,并非免除全部广告,且在实际体验中还是有开屏广告,在收听页面暂停后还会弹出其它节目的广告。此外,在多个视频平台成为会员后,也能看到开屏广告、弹窗广告、页面广告、会员广告、暂停页面广告等。

会员还得“二次付费”

会员观看部分影视剧还是要另外花钱,有的还有观影时间限制。调查发现,74%的用户在成为音视频平台会员后还需另外付费才能收听或观看部分特定音/视频。

许多消费者购买会员就是为了在观看一般免费影片外欣赏到更多更新的影片,然而部分视频平台在会员服务中没有约定额外付费影片相关内容,却还是对一些影片要求额外收费。对此,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薛军表示,视频平台在销售会员资格时,须明确说明会员权益的范围,并应尽到提醒和通知的义务。“比如,应明确告知,哪些情况下是不能免费观看的。如果一方面售卖会员资格,另一方面又单独收费,则有可能涉嫌欺骗消费者。”

针对上述音视频平台会员服务“含金量”不足的问题,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视频、音频平台会员服务一定要慎之又慎;要仔细看清楚相关告知全文再勾选相关服务;要注意有关续费条件、方式、时点的描述;遇到自己不太明确的公示告知等描述,一定要与客服确认并保留证据;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③11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