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如何助力社区发展?社工开发的小软件显著提高工作效能

发表时间: 2021-03-20 16:20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朱燕 通讯员 寿亦萍 鲍方舟

江干区丁兰街道的一位80后社工沈思靓,利用业余时间自己编写开发了一个智能人口信息系统软件,在社区试用一段时间后,获得了其它工作人员的好评,大家还给这套系统取了名为“小蜜蜂”。

“只要在文本框内输入查询的关键字,下面就会跳出相关信息出来……”近日,勤丰社区会议大厅内座无虚席,工作人员齐聚一堂,有的人拿着笔记本不时地记着,有的人不时提出问题,大家都紧紧盯着屏幕,生怕看漏任何一个操作。

今天给大家讲课的不是别人,正是沈思靓,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发了一个智能人口信息系统软件,正在教大家怎么操作。他善学习、爱钻研,是同事们眼中的“计算机工程师”,平时负责解决社工遇到的各种计算机问题。

2017年沈思靓来到勤丰社区工作后,发现大家需要查找一些人口信息,都要在EXCEL表格里进行搜索,不仅搜索条件繁琐,而且容易弄丢数据。此外,由于社区工作条线繁琐、数据不对等,导致很多信息都在每个社工手中,没有数据共享。于是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业余时间历经两个月,成功打造了“小蜜蜂”的原形。

有了这个智能人口信息系统软件之后,只要点击搜索字段,社区工作人员所需要的数据就一目了然了。如果有需要增减信息,也可以直接在平台里输入,将自动保存至后台“数据库”。

“有了这个软件之后,大家就不用频繁地到主机上拷贝数据,而且可以随时录入更新信息,不仅如此,每个工作人员都有自己的权限密码,只能修改自己权限范围内的数据,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沈思靓平时戴副眼镜,比较安静,一谈起“小蜜蜂”,却滔滔不绝。

勤丰社区党总支书记吕英说起“小蜜蜂”,很是骄傲:“小蜜蜂的出现,不仅节省了很多人力,也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为我们基层减负增效又添了新武器。今后使用过程中,我们还将不断优化‘小蜜蜂’,通过数据赋能打通社区到居民家的‘最后一公里’!”

涉及人口信息,系统安全又是如何保障的呢?沈思靓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个“小蜜蜂”设置了适用范围。“‘小蜜蜂’只能在单位的局域网内操作,出了单位就不能查询了。”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