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爱武指导:大学生如何准备Web后端开发实践

发表时间: 2023-01-28 07:00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计算机大学生

很多计算机大学生想从事的开发工作,实际指的是后端开发,特别是Web后端开发工作。一般的计算机学院都应该会开设“Java应用开发”这门课,不过,这门课主要涉及Java标准开发Java SE,课程内容包括Java基本语法,以及Java多线程、Java网络编程和Java数据库编程等核心内容,主要用于开发C/S模式的桌面程序。

B/S模式的Java Web应用开发相关的课程(包括Web前端开发和Web后端开发),可能很多计算机学院(或计算机相关专业)并没有开设,或者是在大三或大四的一门选修课程。所以,在我们学生团队,笔者一般给计算机大学生如下的建议:

在大二结束(最迟在大二的暑假)要自学完成Java Web后端开发技术,主要就是Java语言和SSM框架。实践几个SSM框架项目后,可以开始熟悉更简单易用的SpringBoot框架。此外,在利用Eclipse IDE开发环境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集成Maven和Git来管理项目和版本控制,可以在GitHub上申请个人账户,将自己的个人项目提交到GitHub库中。在团队内部的版本管理系统,我们还是使用集中式的SVN。

这样一来,在校期间,想从事Web后端开发的计算机大学生基本可以不花什么金钱(主要花的是自己的业余时间)就可以锻炼和实践核心的开发技能。所以,笔者在给计算机大学生上课或指导他们学习的时候,十分强调“自学能力”和“好的学习态度”,笔者之前也写了专门的文章讲述这些关键内容。

对于在校计算机大学生,笔者一般建议他们通过两种方式来实践Web后端开发。

其一,跟着网络教程来学习和实践。网络上有很多这样的项目教程(既有文字版本的,也有视频版本的),大学生可以跟着教程,循序渐进一步步完成案例项目的开发实践。如果自己不能完成有些代码开发的话,网上可能还能下载源代码。对于刚开始的入门级学习来说,这样跟着练习是可以的。如果完全跟着网络教程完成一到二个开发项目,基本上对Java Web后端开发的SSM框架应该理解了。如果能找到机会参加学校团队的一些企业项目实践或到企业实习,他们就算一开始还是熟练,最起码能够参与开发团队完成一些模块任务的。

其二,参与学院老师的开发项目团队,真正地实践Web后端开发。计算机大学生在校期间要能参加老师的开发项目团队,至少有几个前提,一是老师要能有Java Web的开发项目;二是学生要自学过Java Web后端的开发技术。如果学生并不具备Java Web后端开发的基本能力,老师也不可能让你参加项目团队,就算是让你参加,也不可能分配给你任何相关的开发任务(因为你根本也完成不了),可能就是让你打打杂罢了。这也是笔者要求加入我们团队的计算机大学生在大二结束前自学完成Java Web后端开发技术的原因。

只有按要求完成了自学,这些不考研的大学生在大三或大四就可以参与到我们和企业合作的开发项目。当然,如果大学生的Java Web后端开发技术还掌握得不够好,我们也可能安排他们先做Web前端的工作任务,只要他们有兴趣从事软件开发工作,不管是前端开发还是后端开发,他们都能努力用心去做的,一般很快就能参与到后端开发工作中的。

其实,还有第三种“好说不好听”的实践方式——就是花上上万块钱参加社会上的Java Web项目开发培训班。这种实践方式对于计算机科班大学生,特别是在校计算机大学生来说,有点说不过去,很多在校大学生也不会这么做。在校期间,计算机大学生或者采用前述两种方式来实践和提升开发能力;或者根本就“躺平”,不提升开发实践能力;或者到毕业离校确实找不到工作后,才被逼无奈花钱去参加社会上的Java等开发培训班。

据了解,二本(特别是民办二本)的很多计算机大学生就是走这第三种实践路数的,不过,他们很多可能并没有付费,而是找一个外包公司免费提供技术培训,然后一顿“神操作”后送到甲方公司进行开发服务。

每年的毕业季,我们会发现很多计算机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是能差的。不管是从事前端开发、后端开发,还是从事非开发类的计算机岗位,他们都没有在校期间好好锻炼所必需的技能。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很心痛!这种现象及其个中原因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吗?

特别是新冠疫情影响的这三年,企业都减少了招人指标,他们希望招聘那些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强的大学毕业生,一上岗就能做事;以前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很多大企业都愿意储备和培养大学毕业生,现在都不可能了。所以,疫情影响的这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很严峻,就业率一直走低。

正应了那句话,潮水退了,我们才知道“谁在裸泳”。换句话说,大学生,只有在行情不好的情况下,你才会深刻体会——大学期间啥也没学会,毕业就等于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