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场景落地:企业推进AIGC面临的挑战与门槛|钛媒体乌镇观察

发表时间: 2023-11-11 12:26

从左至右:钉钉CTO、钉钉副总裁程操红,云天畅想创始人、董事长茅晓东,印象笔记董事长兼 CEO唐毅,知乎创始人、CEO周源

AIGC正在不断往各行业的不同场景中渗透。不过,企业和市场对大模型实际应用价值感知如何?

11月8日,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在钛媒体集团举办乌镇咖荟企业家高峰论坛上,钛媒体集团联合创始人&联席 CEO、ITValue发起理事刘湘明,与知乎创始人、CEO周源,钉钉CTO、钉钉副总裁程操红,云天畅想创始人、董事长茅晓东,印象笔记董事长兼 CEO唐毅,围绕“AIGC的产业创新与场景落地”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与以往的科技浪潮不同的是,企业家之间形成的一种共识是,只有将与AIGC相关大模型快速应用到真实场景中,才能够真正理解它的实际价值。也因此,大模型正在线上办公、娱乐、教育、生活等各大场景加速渗透。

从震惊到学习,企业对AIGC认知发生迁移

周源透露,去年11月中旬的时候,知乎内部做了一次战略分享会,并且确定了2023的战略。过了一个星期,ChatGPT就发布了。当时周源自己的行程是,准备去国外看看市场与发展机会。然而,ChatGPT的出现,使周源把所有的行程全都取消了,转过头来研究大模型本身的发展。

随着对AIGC的研究比较的深入,周源产生了三个思考。第一,AI大模型一定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尤其它极有可能会重塑人与技术、媒介的生产力的关系;第二,大模型确实很贵,企业需要从各方面做算力的节约;第三,到底有多少人在使用大模型,这必须先要从自己公司内部各部门的实际应用去感知。

程操红表示,去年底一度对ChatGPT非常关注,但是当时没有感受到其会对业务产生强连接,更多还是停留在对内容生成的好奇上。但是后来很快,他们意识到,这种生成所带来的信息效率的流转,以及对一般性的事务型操作及知识操作型的冲击还是比较大的。

他思考的是,这种生成式AI怎么融入到钉钉各个应用场景,于是他通过OKR以及一些会议日程做了很多的实践。程操红对AIGC还是保持非常强烈的信心,而且现在钉钉改造的场景也越来越多了。

茅晓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这么兴奋,因为OpenAI让他们看到了一个特别重大的机会,技术正在快速进步,AI大模型已经逐步开始落地了。不过,虽然AI大模型我们在第一线,但他也发现,国内极其缺乏算力,算力是现在制约AI大模型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当前,茅晓东遇见的一个巨大的挑战是,即便是AIGC的客户、需求、市场和发展前景都很明确,但是,还是需要解决大模型在各行各业的落地应用的算力成本问题,要让大模型的算力更便宜。

唐毅对AIGC的判断是,至少应该是移动互联网级别的。他们一直比较信任AI,拥有一个使其成为“第二大脑”的愿景。他们很早就成立了AI研究院,有一些专门场景的训练,解决一些专门问题,包括智能标签、智能摘要,智能语义连接,不过,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

在OpenAI爆火之前,印象笔记是自有模型推进自有产品。OpenAI让唐毅意识到,大模型也正在开启一场革命。虽然短期内大模型会有泡沫,成本也很高,但长远来看,一定是革命性的,这个大趋势不会改变,而企业需要考虑的是,他能不能连接用户,能不能留住用户。

大模型的数据治理与应用场景挑战

在刘湘明看来,虽然这些行业与公司,对大模型都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理解,但总体而言,都经历了一个从震惊到接受,并且不断反复思考的过程,并且,都在内部已经开始了一些尝试。不过,对多数C端用户而言,大模型基本上处于刚起步阶段。而大模型本身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欠缺。

程操红认为,行业模型目前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底层模型还比较早期,大模型还需要从多方面不断努力完善。

茅晓东表示,大模型的幻觉问题值得重视。这导致人们现在也比较难充分信任大模型的推理和决策逻辑,尤其是在传统的工业类行业。以他自身的经验来看,一个创新的事物打开一个行业,一个新技术落地一个新行业特别艰难。这中间存在的,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还有整个行业产业链上下游的教育与普及,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唐毅认可茅晓东的看法。大模型在各领域中,安全性、数据和成本都存在明确的挑战。大模型本身存在幻觉,即便是专业训练的大模型,也会存在一定的幻觉。不过,解决方案也在逐步推进之中。

周源则认为,大模型幻觉恰恰是大模型最有魅力的地方,这种想象力、天马行空,是很有魅力和生命力的,尤其是在偏创意、偏游戏的领域里面,没有办法通过原来的设计方式,或者人的方式去实现它。

大模型在落地至B端领域,会相对于C端要慢一些。C端的大模型会率先繁荣,可以让更多的人在运用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大的规模,更大的利润,并产生更多的投入,并以此去改进它的技术。

AIGC未来潜在的商业前景

越来越多与AIGC相关的应用被推至前台,随着AI大模型技术的应用场景越多,体系化、规模化的应用场景仍有待挖掘,聚焦成效与深耕业务场景也是关键。

周源认为,首先要回答清楚的是AIGC的本质是什么。知乎本质是人和人进行讨论、分享、交流的平台,本质上解决人和人进行讨论连接的问题。它的起点是人,终点也是人,内容在里面起了非常重要的连接的作用。

如果放在前端看,知乎有三个非常不一样的应用场景。一个是社区。社区的本质是人和人进行方向讨论。第二是会员,会员消耗的是PGC的内容,无论是续写也好,还是场景扩展也好,虽然去掉了很多UGC的部分,但它发挥的空间更大。第三是教育,教育场景里有很多不一样定义的辅助和延展的功能。

茅晓东表示,十年前的好莱坞的电影《HER》对他的启示是,虚拟社交的前景非常可期,无论是游戏当中,玩家和NPC,还是短视频社交,或者是陪伴聊天。云天畅想在做云上算力加速的时候,第一个应用场景是做云游戏,很多的游戏客户都提出了游戏大模型的需求,为玩家引入NPC聊天和陪伴等虚拟社交。

唐毅说,混合部署的情况下,在针对性的场景下,垂直模型的表现是比通用模型要好的。而在印象笔记的场景中,收藏的笔记自动打标签,是需要大模型对语义的理解更加清晰。他透露,这个排期早就排上了,就在下一个版本。

对钉钉来说,AIGC提升协同办公的整体体验,让程操红看到了极其强烈的需求。如今,钉钉智能化底座AIPaaS已经全量上线,钉钉希望通过AIGC来全面提升协同办公和应用开发的使用体验。从五步变两步,两步变一步,通过自然语言交互LUI的体验,让人和系统互动的链路大大缩短,通过大模型驱动,让钉钉丰富多样的功能变成聪明的技能,是产品改造的基本思路。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李程程,编辑|马金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