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如何影响问题的减少?

发表时间: 2024-06-08 14:47

聊聊正在进行中的高考。鉴于当年学的数学物理化学都已经还给了老师,能够聊一下的,也就高考作文了。

新课标I卷的作文题目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在我看来,不同人的答案截然不同。对于那些不喜欢思考、容易盲从、迷信权威的人来说,问题确实会越来越少。因为他们大部分都不爱动脑子,某些专家、某些视频告诉他们是啥,他们就认为是啥,自认为天下大事都在掌握之中,并且答案只有一个,自然不会有什么疑问。

但是对于有独立思维、有批判思维、喜欢探索的朋友来说,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普及,非但不会把问题减少,反而可能会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

举个例子,人工智能固然能够回答很多事实性的问题,但是人工智能的极限显然在人类探索的知识范围之内。那人类探索的知识范围之外呢?比如黑洞里面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结构,比如整个宇宙到底有多少星球孕育着文明,比如人类寿命的极限到底是多少?比如人类的认知与理性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也就是说,只要勤于探索,那么各种问题就会层出不穷。罗素说:“这个世界最大的麻烦莫过于:傻瓜和狂热分子,对自我和世界总是如此肯定,而智者却总是充满了疑惑。”可谓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

此外,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芝诺也回答过这个问题。一次,一位学生问芝诺:“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可是您为什么总是有疑问呢?”

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也就是说,越是懂得多,越是谦卑,越是能意识到自己的局限之处。只有无知无畏之人,才会认为自己啥都懂。

在此,也顺便吐槽一下现在互联网上的现状。互联网的一个好处是,让所有人都平等了,所有人都可以围绕一些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与此同时,各种攻击、谩骂、网暴也层出不穷,党同伐异现象屡见不鲜。

举个例子,在很多国际冲突之中,冲突各方其实都各有各的理由,也各有各的不光彩行为。如果一个专家围绕这场冲突做出点评,无论他是支持哪一方,也无论他有没有表明立场,都会被一部分人支持,被另一部分人批评甚至谩骂。互联网上的很多听众,都是只看立场,不问是非。只要你的立场和他不一样,那就成为攻击的理由。

再次呼吁广大网民朋友,多看、多听、谨慎选择立场,更不要轻易参与网暴。如果上网能带来更多的知识、更广的视野、更深的思考,这才是互联网的意义吧。